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江

泸江

①古称庐水。即今江西吉安市南之泸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长沙国安成县: “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泸江 “在庐陵县南。即古庐水。…… 《旧志》,泸江源出安福、萍乡二县界之泸潇山,东流一百八十里,经安福县北,又东折而南八十里,与永新县南之新江会,入庐陵县界,又四十余里,至城南十五里大皋渡,入赣江”。

②指今四川之长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88泸州泸江县:泸江,“按 《郡国志》: 泸江水中有大阙焉,季春三月则黄龙推没阙即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: 泸江 “在州城东,即大江也。自叙州府南溪县流径江安、纳溪县,过州城南,又东北出而会雒江”。

③在今云南石屏、建水、开远等市县间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临安府: 泸江 “在府城南。源自石屏州异龙湖,东流入阿迷州南,为乐蒙河,入于盘江”。今全程皆称泸江。

④亦作鲁江。指今越南河内市一带之红河。元黎崱 《安南志略》 卷1: 大罗城 “其城在泸江西岸”。《元史·察罕传》: 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,“从镇南王征安南,师次泸江”。《明一统志 ·安南》: 富良江“一名泸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饶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饶州置,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鄱阳县 (今江西波阳县)。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景德镇市及波阳、余干、万年、德兴、乐平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一年 (1361) 朱元璋改为鄱阳府,寻改饶州府

  • 顺元路军民安抚司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置,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明隆庆三年(1569) 程番府移治于此,改置贵阳府。

  • 欣道县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改宁人县置,属容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 废入普宁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宁人县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。属容州。北宋

  • 阿鲁勒图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扎拉山。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《北徼卡伦考》作“阿拉勒图”;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2作“阿喇尔图”。

  • 崇庆县

    1913年改崇庆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崇州市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4年改设崇州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崇庆州改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城区。1994年撤销,设立崇州市(县级)。

  • 炉河

    又名折多河、瓦斯沟河。在今四川康定县中部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“泸河源出折多山西南。东流七十里至炉。” 此水有南、北二源: 北源名雅拉河 (雅拉沟河),源出大炮山 (海拔4904米);西源名

  • 豆沙关

    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。清代以来称豆沙关。《清一统志·昭通府》:豆沙关“在大关同知治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,前临大河,为下方咽喉”。按,“西南”应为“东北”。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“豆杓”的名字命名,

  •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戏水西岸。《国语·鲁语》:“幽灭于戏。”苏林曰:“戏,周幽王举烽燧,征诸侯以说褒姒处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世二年(前208)冬,“陈涉遣周章等将西至戏”。魏晋时有戏亭。皆此。古

  • 嵩明州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 (1285) 降嵩明府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嵩盟州: “乃诸葛武侯与蛮酋会盟之地。” 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昔汉人居之,后乌、白蛮强盛,汉人徙去,盟誓于此

  • 雁山

    亦作雁塞山。即景山。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房县: “西南有景山,一名雁山,沮水出焉,流入远安县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9房县: 景山 “一名雁山,又名雁塞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