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川县

泾川县

①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保定县置,为泾州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。以泾水为名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省入泾州。

②1914年改泾县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东部、泾河上游,东南与陕西省相邻。属平凉市。面积 1486 平方千米。人口34.1万。辖4镇、1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析泾阳县置安定县,治今县北,为安定郡治。东汉省入临泾县。西晋复置安定县。北魏置泾州于此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为保定县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为泾川县,属泾州。因地处泾水之川,故名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省县入泾州,移今址。1913年废州改为泾县,次年复称泾川县;先后属陇东道、泾原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平凉专区,1969年属平凉地区,2002年属平凉市。地处陇东黄土塬梁峁沟壑区,泾河横贯县境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烤烟、果品为主。工业有食品、饮料、棉纺、化工、机械制造等厂。312国道经此。古迹有旧、新石器文化遗址多处及北魏王母宫石窟、南石窟寺、宋天圣石碑、金大安铁钟、元镇海寺蒙文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枋头

    又名枋堰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南,历枋堰。旧淇水东南流,径黎阳县界入河。……汉建安九年,魏武王于水口,下大坊木以成堰,遏淇水东入白沟,以通漕运。故时人号其处为

  • 钊田墟

   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四十二里钊田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6:瑞州府上高县西南有钊田。

  • 亭川

    即今湖北东北部长江支流举水。《陈书·周炅传》: 太建五年 (573),定州刺史田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,“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”。即此。

  • 云吟山

   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夹江县“平羌山”条内:“县西三里有云吟山,亦耸秀。”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一》:云吟山,“宋魏了翁读书其上,隶书‘云吟山’三大字刻石,今存”。

  • 中路中末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塔里亚郎南,色楞河北岸。

  • 龙泉峰

   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沙县:“龙泉峰在县东南十七里。脉自尤溪县界,分三陇蜿蜒而来,至起崛起三峰。”

  • 夹滩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北黄河中。《金史·徒单兀典传》:抹燃速也“以船八十往运潼关、阌乡粮,行及灵宝北河夹滩。义军张信、侯三集壮士三百余,保老幼,立水栅,北将忽鲁罕只乘浅攻之,不能克”。

  • 桑卡古托寺

    在今西藏洛扎县南。公元1077年至1084年间由噶举派祖师玛尔巴的弟子米拉日巴创建。“桑卡古托”,藏语意为九层少爷堡,寺内珍藏有古代藏文手抄佛教经典。

  • 昭平县

    北宋宣和六年 (1124) 改龙平县置,属昭州。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。《宋史· 兵志六》:昭州有昭平砦,县以砦名。南宋淳熙六年 (1179)复名龙平县。元属平乐府。明洪武十八年 (1385)省入平乐县,

  • 杉木河

   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镇远府偏桥司:杉木河“在司北。出黄平州湄潭县界,流入境,又东南入镇阳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