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甘泉县:“乔墅镇在城东北五十五里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郑和群礁的南部边缘,北距太平岛 11.25海里。为椭圆形小岛,面积约0.08平方公里。岛上林木茂盛。中国渔民向称南乙或南密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伊岛。1947年改名鸿庥岛
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猇亭镇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 先主传》: 章武二年 (222) 二月,“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,缘山截岭,于夷道猇亭驻营”。六月,“陆议 (即陆逊) 大破先主军于猇亭”。即此。
即胤山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故平蜀县: “义清县,天宝元年八月改为裔山县。国朝乾德三年改为平蜀县。”
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之伊敏河。为海拉尔河支流。《金史·宗浩传》 载,金军于忒里葛山击走山只昆所部后,进至呼遏水 (今辉河),山只昆部长等降,因言“所部迪列土近在移米河,不肯偕降,乞讨之”。即此。即
①一名扇子峡。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明月峡 “在夷陵县。高七百余仞,倚江于崖,面白如月。又如扇,亦曰扇子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明月峡 “在州西二十里悬崖
又名喇木契、巴汉招寺。即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小昭寺,南距大昭寺半里许。相传为公元7世纪中时,由文成公主督饬藏、汉工匠建造。原建筑与内地寺庙相同,后几经焚毁修建,已面目全非。因公主悲思唐朝,故庙门东向。寺中
唐南诏置,治所在拓东城 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部、东北部及贵州西部地。《资治通鉴》 唐大中十二年 (858) 胡三省注: “南诏于东境置拓东节度,言将开拓东境也。” 治所后改名善阐城。宋大
故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隅,金沙江西岸的塔城附近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 “初,吐蕃与回鹘战,杀伤甚众,调南诏万人。牟寻欲袭吐蕃,阳示寡弱,以三千人行,许之。即自将数万,踵后昼夜行。大破吐蕃于神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5河南府河南县: 通津渠 “在县南三里。隋大业元年,分洛水西北,名千步碛渠,又东北流入洛水,谓之洛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