浔州路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浔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桂平县 (今广西桂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平南二县地 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为浔州府。
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浔州置,治桂平县(今广西桂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平南二市县地,属湖广行省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府。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浔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桂平县 (今广西桂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平南二县地 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为浔州府。
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浔州置,治桂平县(今广西桂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平南二市县地,属湖广行省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府。
①亦名萆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。海拔575米。《元和志》 卷17获鹿县: 萆山 “今名抱犊山,韩信伐赵,使轻骑二千人,人持一赤帜,从间道萆山而望,后遂改为萆山。后魏葛荣之乱,百姓因山抱犊而死,故以为
西汉本始二年(前71)改扶阳县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萧县西南六十五里。东汉改为扶阳县。
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军潭隘“在广丰县东南五十里。南至福建浦城县界塘峰洞十五里,西至封禁山五十里。相近又有港头、石溪、上木、靖安四隘”。
又名贤士台、招贤台、黄金台。在今河北定兴县西易水上。战国燕昭王置,以延天下士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 故安县有 “金台陂,陂东西六、七里,南北五里。侧陂西北有钓台,高丈余,方可四十步。陂北十余步有金台,台
秦成都城少城北门之一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北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秦迁葬蜀侯恽于郭内,“丧车至城北门,忽陷入地中。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”。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“臧
在今湖南新化县东资水中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芦埠滩“石屹中流,波涛汹急。上水以绳牵挽,下水以招竿拨之,旋转石间,其险过于吕梁”。
北宋嘉祐三年(1058)置,属辰州。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洞庭溪。明置池蓬巡司。
藏语称“瑞巴洗康”。在今云南中甸县城东南大龟山麓。始建于清雍正二年(1724)。光绪八年(1882)重修。为三重檐歇山顶殿堂建筑。是当地藏民集会、议事、诵经的场所。1936年4月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
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其东为东邯水,俱自北而南,流入黄河。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“永平初,马武击西羌,追击到东、西邯,大破之。”又《西羌传》载:永元中,“侯霸复上复东、西邯屯田五部”。古水名。在今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