浔阳江
指长江流经古浔阳县境一段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北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寻阳太守: “寻阳本县名,因水名县,水南注江。” 而江遂得浔阳之名。唐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 诗: “浔阳江头夜送客”,指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德化县: 浔阳江 “在府城北,即大江也。自湖广广济、黄梅县南流,经此,东经湖口、彭蠡二县北而入江南宿松、望江二县界”。
唐时长江流经浔阳县境一段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浔阳江头夜送客。”即此。
指长江流经古浔阳县境一段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北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寻阳太守: “寻阳本县名,因水名县,水南注江。” 而江遂得浔阳之名。唐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 诗: “浔阳江头夜送客”,指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德化县: 浔阳江 “在府城北,即大江也。自湖广广济、黄梅县南流,经此,东经湖口、彭蠡二县北而入江南宿松、望江二县界”。
唐时长江流经浔阳县境一段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北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浔阳江头夜送客。”即此。
即今江苏吴县东北二十里阳澄湖。上接吴淞江,东流入昆山市境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10:阳澄湖“昆山之水, 皆自阳城湖而入”。
唐天宝二年(743)改咸驩县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。乾元初属驩州。广德间属演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天宝二年(743年)以咸驩县改名,治今越南义安省演州西。属驩州。后废。
和硕特西右翼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
即战国魏曲沃邑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1927年析沁阳县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清化镇 (今河南博爱县)。在河南省西北部,北接山西省。属焦作市。面积488平方千米。人口42.2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清化镇。1929年冯玉祥主豫时,划沁
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。
三国吴天纪二年(278)置,为九德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荣市。南朝梁为德州治。隋为日南郡治。唐为驩州治。唐末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天纪二年(278年)分九真郡之咸驩县置,治今越南义安省荣市。属九德郡。两
在今湖北英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玉虹泉“在英山县西北三十里。石壁镌三大字,并有石刻题咏”。
即铁槎山。在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镇西三十里。在山东省荣成市南部、黄海北岸。东西走向,略呈向南突出弧形。峰有九顶,又称九顶铁槎山。主峰清凉顶,海拔539米。由黑云母花岗岩构成,其色如铁。林木以松、槐、柞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