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阳人聚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郑强为楚王使于韩,矫以新城、阳人,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庄襄王元年(前249),“东周君与诸侯谋秦,秦使相国吕不韦
唐贞观三年(629)置,属羁縻洪州(后改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江夏县: 金沙州 “在城西南江滨。旧持此以障大江之冲啮。今洲移江溢”。
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西灰井子沟。
又作白。在今湖北房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王彦战败桑仲, 追奔至白碛, 即此。在今湖北省房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,王彦败桑仲,追至白碛,即此。
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松滋河北。元置,在今湖北省松滋市东北。明改置驿。
明置,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毛目城“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五十里。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,并设把总……(城)周一里。相传皆元时守御,属威远卫”。1913年于此置毛目县。
即马跑泉。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思明府:太子泉“在府治(今明江镇)西。《志》云:元镇南王讨占城, 师还思明,士卒饮明江水而病,祷于神, 马跑泉涌,味甘美,汲之不渴,因甃为井,亦名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百里小耽山附近。
在今江苏涟水县城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坝上镇 “在安东县治东南,即涟水坝。为淮滨之要津。明置巡司,后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