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“平洋沙” 条下: “嘉靖三十四年,倭自常熟三丈浦遁出海,太仓知州熊桴邀击之于登舟沙,贼走吴淞江。《海防考》: 登舟沙为福山、白茅之门户。”
东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南朝梁属梁信郡。隋属封州,大业初废入封川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后又废。古县名。晋末置,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。属晋康郡。南朝宋改属苍梧郡。隋大业初废
即地斤泽。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。《宋史·党项传》: 淳化二年 (991),李继迁居王庭镇,赵保忠往袭之,继迁奔铁斤泽”。即此。
亦作借溪山。即今安徽绩溪县东北荆磡岭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徣溪山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 高五百五十仞, 周百四十里。 西连嵸山,有水流入县界”。
即北舞镇。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。北魏为北舞阳县治。隋、唐为北舞县治。在河南省舞阳县北部、沙河南岸。面积43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舞渡,人口 6630。汉、魏为定陵县治,
①一作牛头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上元县:牛首山“本名牛头山,有二峰,东西相对”。世传晋室欲立阙,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,故又名天阙山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金兀术趋建康(
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南那曳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“那怀隘”条:那曳隘“逼近越南僻路,有龙凭营官兵及土兵防守”。
即今广东梅县西北大坪镇。清光绪《嘉应州志》卷1:“太坪有太坪墟,由乾隆迄今续建有铺户百余间。”
即今浙江岱山县西七姊八妹列岛中之东霍山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20昌国县:东霍山“在东北,环以大海,世传徐福至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东霍山“在定海县西北海中。相传徐市驻舟处。有石棋盘,修竹环之,清
明置,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古砦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柳城县“北有古镇巡检司,初治融江东岸,后迁马头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