浚道县
即逡遒县、浚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道为遒之讹。
即逡遒县、浚遒县。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。道为遒之讹。
明隆庆六年 (1572) 置,属南宁府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地。1912年改为新宁县。1914年改为扶南县。1951年与绥渌、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。明隆庆六年(1572年)置,治今
宣平港支流。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北。源出丽水市西北与武义县接界处之六千岗,南流至丽水市西入宣平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虎蹐溪 “有双涧合流,亦南入丽水县之大溪”。
①唐永泰二年(766)置,属郎茫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六十里田房。后废。②元置,属腾冲府。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古永。后废。古县名。(1)唐置,治今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境。属安南都护府。后
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关岭“在县西北四十里,与新昌县分界”。
天津的别称。初名直沽。明永乐中移天津卫、天津左卫、天津右卫来治,后世遂称津沽。天津市的别称。天津本名直沽,明永乐中徙天津卫及天津左卫、天津右卫来治,后世遂以津沽为天津的别称。
1934年4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由阳新县大部分及大冶、鄂城、咸宁、通山等县部分地析置,治所在大畈(今湖北通山县东北大畈)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苍溪县南一里,嘉陵江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5阆州:小锦屏“在苍溪县治之对,仿佛类锦屏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苍溪县:小锦屏山“在县治南。临江高峙,奇秀与阆中之锦屏山相似,因名”。又称少屏山
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8福州 《景物上》: 钟湖 “在闽清县,其湖中有钟,故名”。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29闽清县: 钟湖山 “在十五都,大江之西,与侯官县梅埔联界。下有潭,潭蛟龙出
旧名长乐洞。即荆山洞。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。洞口上方有明嘉靖年间朱麟所书“太极洞”三大字摩崖石刻。清《广德县志》载:太极洞广数丈,深不可测,游者秉烛而入,即石燕群飞,乳泉滴沥,神人、佛像、棋盘、钟
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