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陵县

海陵县
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0泰州海陵 “以其地并海而高,故名”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东晋义熙七年 (411) 为海陵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改名吴陵县。七年 (624) 复名海陵县,属扬州。五代吴乾贞中置海陵制置院。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复为县,为泰州治。宋为泰州军治。元为泰州路治,后改为泰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泰州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即今江苏省泰州市。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。属临淮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复置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名吴陵县,七年复为海陵县。明洪武初废入泰州。南北朝时曾为海陵郡治所,五代南唐以后为泰州治所。(2)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江苏省东海县析置。1946年改为东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彭山

    ①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三十八里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 彭水 “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,北流径彭山西,下有彭山庙,庙前有彭山碑,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”。②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州

  • 廖简县

    南齐置,属永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。陈以后废。

  • 云冈

    一名武周山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。明于此设云冈堡。

  • 小山堡

    在今湖南蓝山县西一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

  • 锡伯山

   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拉河下游西侧巴拉富山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锡伯山在“三姓界,距吉林城东北一千七百里”。

  • 雹河

    即今瀑河。亦名鲍河、南易水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涿郡故安: “雹水出。” 《水经· 易水注》: 易水 “出代郡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。山之东麓即泉源所导也。《经》 所谓阎乡西山,其水东流,有毖水

  • 代来城

    又称悦跋城。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大成梁古城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父卫辰入居塞内,苻坚以为西单于,督摄河西诸虏,屯于代来城。”即此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西北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父卫辰,“

  • 善阐府

    唐南诏劝丰祐时置,为南诏别都。又称上都。治所在善阐城 (即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区附近地区。宋大理时亦为陪都,为八府之一。辖境约当今昆明市及易门、禄丰、嵩明各县地。蒙古宪宗五年 (125

  • 石六峰山

    即今广西灵山县城西侧六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9钦州:石六石“在灵山县西百步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石六峰山“在灵山县西一里。其峰有六, 因名”。

  • 苏辣

    亦作苏剌陀、苏喇。在今印度西部坎贝湾东岸的苏拉特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:“苏辣在孟买北,水路约三日可到。亦英吉利所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