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涪城县

涪城县

①西晋改涪县置,属梓潼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。《晋书· 孝怀帝纪》:永嘉五年 (311),“李雄攻陷涪城,梓潼太守谯登遇害”。即此。东晋移梓潼郡于此。南朝宋复为涪县。

②南朝梁置,为始平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花园镇。西魏为平城郡治,北周为安城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安城县,十六年 (596) 复改为涪城县,属绵州,大业初属金山郡。唐武德初复属绵州,大历十三年 (778) 改属梓州。《新唐书·高仁厚传》: 中和四年 (884),东川节度使杨师立 “杀监军田绘,屯涪城” 即此。宋属潼川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 废入郪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改涪县置,治今四川省绵阳市东。属梓潼郡。东晋为梓潼郡治。南朝宋复故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三台县西北。为始平郡治。西魏为涪城郡治,北周为安城郡治。隋开皇初废郡,改县名为安城,十六年(596年)复旧名,大业时属金山郡。唐、北宋属梓州,北宋末、南宋属潼川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入郪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冶镇

    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四十五里古冶街道办事处。盛产煤。清光绪中始采掘。

  • 荷步寨

   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荷步。清有千总驻此。

  • 马村砦

    北宋置,属任丘县。在今河北任丘市西。政和三年(1113)改为安定砦。

  • 张禄口

    又名赵皮塞。在今河南兰考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》:赵皮塞“在兰阳县(今兰考县)北十六里。一名张禄口, 明嘉靖中河尝决于此”。又称赵皮寨。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。明嘉靖时黄河决口于此。

  • 春秋小国。在今湖北广水市南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”。古国、古邑名。在今湖北省广水市境。《左传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”后为楚灭,为楚邑。

  • 固原卫

    明成化四年 (1468) 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弘治十五年 (1542) 改为固原州。

  • 水磨沟寨

    在今甘肃岷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:水磨沟寨“在卫城北五十里……有官军防守”。

  • 舜峰山

    旧名千仞山。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 卷56衡州府: 舜峰山 “上平而北垂。昔邑民避难,据其颠筑栅拒守,遗址尚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 桂阳州》: 舜峰山 “三面壁立,前开一径,以通上下。山顶平

  • 茫咕噜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南岸之明古鲁。公元17世纪后期,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此设立根据地,作为侵略马来亚的总部。至1824年将此地同荷兰殖民者交换马六甲殖民地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陈伦炯 《海

  • 宁省铁路

    即江宁铁路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(1907—1909)筑成从下关经鼓楼至万寿宫段,长11.9公里。1928年改称京市铁路。1935年延展至中华门,全长14.4公里。1958年被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