淯阳郡
①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置,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改为长冈郡。
②隋大业初改淯州置,治所在武川县 (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、南召二县境。隋末废。
(1)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属上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为长冈郡。(2)西魏置,治武川县(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南召、方城等县。隋仁寿中改为淯州。大业初复为淯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又改淯州。
①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置,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改为长冈郡。
②隋大业初改淯州置,治所在武川县 (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方城、南召二县境。隋末废。
(1)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年)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蜀河镇。属上州。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为长冈郡。(2)西魏置,治武川县(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南召、方城等县。隋仁寿中改为淯州。大业初复为淯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又改淯州。
即今云南丘北县东南天星乡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 弥勒湾 “在弥勒县境。自临安府阿迷州陇希寨东流六十里至弥勒湾”。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潮州卫。治所在程乡县 (今广东梅州市)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盐亭县。在今四川盐亭县北八十里鹅溪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鹅溪 “在盐亭县境。其地产绢。文与可诗云: ‘待将 一段鹅溪绢,扫取寒梢万尺长’。东坡诗云: ‘为爱鹅溪白茧光’”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二十里。民国 《建阳县志》 附图: 县东北有彭墩街。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青衣江东岸泾上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夹江县: “旧治泾上,武德元年移于今治也。” 民国 《夹江县志》 卷1: “千佛岩上有‘古泾口’ 三大字。”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灵岩山西南麓。韩世忠 (1089—1151) 字良臣。绥德 (今属陕西) 人。南宋名将。死后追封蕲王。与夫人梁红玉合葬于此。碑额 “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”,碑文长达一万三千九百余
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金渎里。归有光(1507—1571)字熙甫, 人称震川先生。昆山人。明代散文家。墓地方广五亩多,墓有二冢,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,西冢为归有光及配魏氏、王氏之墓,曾孙归庄墓附
北宋属龙岩县,在今福建龙岩市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漳州龙岩县: “有大济、宝兴二银场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 银场 “ 《县志》: 宝兴铅锡场,在县南龙津桥。今废为民居”。
即邹口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,王彦章攻马家口城,帝自杨刘引军赴救,“彦章解围,退保邹家口。……七月, 丁未,帝引兵循河而南, 彦章等弃邹家口,复趋杨刘”。
在今山西平遥县北。1939—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北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