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淹城

淹城

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湖塘镇西南六里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“毗陵县南城,故奄君地也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: 淹城,“ 《旧志》: 其城三重,周广十五里,濠堑深阔。今外城多圮,内濠亦堙,惟内城、中城屹然。中濠、外濠,广可十五丈,深亦不减三丈”。今遗址尚存。1957年以来发掘,出土铜器、陶器、独木舟等,经鉴定为西周、春秋时遗物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部,湖塘桥镇西。《越绝书》称为“故淹君池”,似为屯兵的军事堡垒。约为西周和春秋战国时遗物。尚存子城、内城、外城三重城垣和护城河遗迹。城周约2500米。出土有独木舟、青铜器和原始青瓷等文物。城址保存较好,是研究西周至春秋、战国的历史资料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拉耳塘宗

    又作拉耳塘、拿塘、拉当。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。”

  • 范家河

   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: 范家河 “在府城东。万历十四年,河决范家口。今有石堤防卫”。

  • 新淦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新淦县置,属临江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新干县。明洪武初复降为新淦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新淦县为州,治今江西省新干县,属临江路。辖今江西省樟树市和新干县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

  • 天琴山

   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安府:天琴山“在奇罗县东海边。相传陈氏主游此,夜闻天籁如琴,因名。永乐初,张辅擒黎仓于此”。

  • 阿耆尼国

    即焉耆国。其国都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:阿耆尼国“东西六百余里,南北四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六七里,四面据山,道险易守。泉流交带,引水为田”。又作焉耆国。西域古

  • 双角山

    一名二角山。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十五里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上:“绿珠井, 在白州双角山下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21郁林州:二角山,“《九域志》云:在白州,二峰角立,因名。又名双角山”。

  • 寿黄支线

    自山西寿阳至黄澶口(今黄丹沟)煤矿。长15.8公里。为正太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1—1942年修筑。

  • 邮亭铺

    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南邮亭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大足县:邮亭铺“在县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长凝街

    又名长宁镇。即今河北滦南县东北二十五里长凝镇。清光绪《滦州志》卷8:长凝街在“城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福建行中书省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并入江浙行省。至正十六年(1356) 复置,二十六年 (1366) 废。明洪武二年 (1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