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昭陵

清昭陵

又称昭陵、北陵。在辽宁省沈阳市区北部。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。是清朝关外盛京三陵(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永陵)中,规模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。始建于清崇德八年(1643年),顺治八年(1651年)基本建成。康熙、嘉庆时有所增建。陵为平地建造,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,四周有缭墙围绕。正红门辟于南面正中,门外有下马碑、华表、石狮、石桥、石牌坊、更衣亭、宰牲亭等。石牌坊位门外正中,青石雕造,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,雕工精细,剔透玲珑,具有很高艺术价值。门两翼嵌有五彩琉璃蟠龙壁,造型尤为生动。正红门内参道两侧有华表、石兽、大望柱,两两相对。北部正中建有碑楼,内竖“昭陵神功圣德碑”一通。东西两侧有茶膳、涤器等房。再北为城堡式方城,是陵园主体建筑。正中为隆恩殿,建在雕刻精美的花岗石台阶上,面阔三间,黄琉璃瓦顶,雕梁画栋,富丽堂皇。以隆恩殿为中心,东西有配殿,四角建角楼,前有隆恩门,后有明楼,中立“太宗文皇帝之陵”石碑。方城北部为月牙形宝城,宝顶之下是皇太极及其后妃的地宫。建国后,经大力修缮,扩大园林,增建了很多楼台亭阁,拓造了人工湖,辟为北陵公园,成为著名的风景区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清 昭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苏山

    在今广西德保县东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扶苏山“相传为天下十大名山之一。其巅可望见日出处”。

  • 河间盐运司

    元置,属长芦镇 (今河北沧州市)。《元史· 食货志· 盐法》: 河间盐运司,至正二年 (1342),“岁办额余盐共三十八万引,计课钞一百一十四万锭,以供国用”。明初改为长芦盐运司。元置,治长芦镇(今河

  • 葛林河

    又作格楞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 卷62: 永乐七年 (1409) 二月丁卯,“葛林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秃里木等百十二人来朝,设葛林河、把城、扎肥河、忽石斤、扎岭

  • 水井山

    在今云南宜良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宜良县:水井山在“县西十里。本名观音山。顶有泉,因改今名”。

  • 水土镇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北水土镇。明于此置土沱水驿。清改置水沱场。清末置镇。在重庆市北碚区东南部、嘉陵江北岸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水土场,人口1.2万。以地处水土沱得名。清末置水

  • 册亨县

    1913年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册亨县西册阳乡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57年迁治者楼镇(今册亨县)。在贵州省西南部。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598 平方千米。人口21.9万,有汉

  • 青牛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天赐三年 (406),“八月甲辰,行幸犲山宫,遂至青牛山。丙辰,西登武要北原”。②在今四川丰都县东长江北岸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9: “ 《道经》

  • 北极阁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鸡鸣山上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)在此建观象台,名钦天台。清初在山巅建北极阁。康熙七年(1668)仪器北移,是台遂废。1928年在原址重建气象台。在江苏省南京市城区。为钟山余脉。海拔6

  • 犷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年(205),“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。秋八月,公征之,斩犊等,乃渡潞河救犷平,乌丸奔走出塞”。即此。西晋废。古

  • 信安郡

    ①南朝陈置,治所在信安县 (今浙江衢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衢州、江山二市和衢县、常山、开化、江西玉山四县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时省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衢州复置,乾元元年(758) 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