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江

清江

①即今江西樟树市南之赣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4临江军: 清江 “发源于清江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清江 “在府城 (今临江镇) 南,即赣、袁二江之合流也。赣水自吉安府吉水县流经峡江、新淦二县,而北至府南十里万石洲南,西会于袁水”。

②又名夷水、盐水。在今湖北省西南部。为长江支流。源出湖北利川市西部齐岳山东麓,东流至枝城市北注入长江。《水经·夷水注》: “夷水即佷山清江也。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。蜀人见其澄清,因名清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62荆州府: 清江 “在长阳县南。一名夷水。源出旧施州开蛮界,经建始县境流入本县,至宜都县入大江,以其流独清而不混,因名清江”。

③在今广西横县东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3横州: 清江 “在宁浦东十五里。有嘉鱼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横州: 清江 “源出州北,经六么山下。又南有从化水流合焉,注入郁江”。

④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兴业县: 清江 “在县西南九里。亦在葵山”。

⑤即㵲水。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清江 “经镇远府境,曰镇阳江。流至府西三十里,曰住溪,以众水所潴也。又东经城南,曰架溪。至府东三十里,曰平溪。流入湖广沅州境,注于沅江”。


古称夷水,又称盐水。长江中游支流。在湖北省西南部。《水经注·夷水》:“夷水即佷山清江也,水色清照十丈,分沙石,蜀人见其澄清,因名清江也。”源出利川市齐岳山,流经恩施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,在宜都市区汇入长江。长423千米,流域面积1.67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464米3/秒。流经多山地,落差很大。主要支流有贡水、海洋河等。流域内森林茂密,景色秀丽。为长江荆江段洪水的主要来源,夏季常有洪灾。1994年建有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以下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静岩山

   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灵石县: “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即太岳。下有五龙泉,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。”

  • 龙女洞

    在今四川泸县东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龙女洞“东去城二十五里。溪源峻深,高崖峭壁,近百余丈,崖半二穴,远望幽邃,人不能到。俗传为龙女洞。淳熙中李巽岩来游观瀑布,有留题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

  • 三县寨

    北宋元丰初置,属宁德县。在今福建宁德市东三十里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废。

  • 游家洲

    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游家洲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游家洲 “在府城 (今临江镇)南十里。袁江西来北折,洲在其右也,与万石洲相望。一名双洲”。

  • 故墅

    在今陕西高陵县西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元年 (618),“车驾幸周氏陂,过故墅”。胡注:“故墅,在高陵县西十里店,上旧所居也。武德六年,名龙跃宫。”在今陕西省高陵县西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高祖

  • 桓山

    亦名魋山。又名圣女山。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二十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: 桓山 “下临泗水。桓魋葬于此,因名”。

  • 兴州后屯卫

    明洪武中改兴州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永乐元年(1403)移治三河县(今河北三河市)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。属北平行都司。

  • 滇中道

    1914年由原滇中道袭置,属云南省。治昆明县 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元谋、牟定、楚雄以东,双柏、易门、玉溪、江川、澄江、路南、陆良、罗平以北地区。1916年废。1913年4月置,治昆明县(今

  • 临海山

   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临海山 “在县北二百四十里。山有水,合成溪……即名临海溪。山因溪名”。

  • 青祈渰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 青祈渰,“ 《志》 云,梁溪迤逦而南,至城西南二里孤渎口,分二派: 西为大渲,东为小渲,中为平壤,又南二十里至青祈渰合流,昔时渰广二十里,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