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流镇

清流镇

①北宋置,属安岳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清流场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8普州: 艮岩 “在安岳之清流镇,有泉石佳致,杜孝严有记”。在场南有宋代磨岩造像。

②北宋置,属新繁县。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流镇。

③在今广西融安县南大良镇境。旧属融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(2)今镇名。(1)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,西邻四川省。面积26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流,人口470。1953年由吴家镇、复兴乡析置永兴乡。1958年与吴家镇、玉方乡合并成立吴家公社,1962年改永兴公社。1981年因乡人民政府迁至大清流河畔改名清流乡,1993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甘薯、花生、甘蔗、黄麻、烟叶等。有采煤、酿酒、砖瓦等厂矿。有公路至吴家接荣内公路。(2)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西北部。面积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清流,人口1270。因场内街道铺卵石,成鱼鳞状,有两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自南向北绕场过,故名。始建于北宋初年。1950年设清流乡,1959年为公社,1982年复乡。1992年改置镇。有农机、水电、酿酒、防水材料、水泥制品、制茶、纸箱等厂。成汶铁路经此。有公路接成彭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滴岩口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达滴岩口在“县西北九十里。东南至故关六十里。《关隘考》:自达滴岩以下,凡十二口,为故关北路。正统四年,于达滴岩置戍。嘉靖二十四年,又增兵防御”。

  • 淇州

    元宪宗五年 (1255) 置,治所在临淇县 (今河南淇县)。至元三年 (1266) 属卫辉路,省临淇县入州。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置,属卫辉府。寻降为淇县。蒙古宪宗五年(1255年)置,

  • 西海县

    ①东汉改海曲县置,属琅邪国。治所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十里,西晋废入莒县。②唐宝应元年(762)置,属庭州。治所在今新疆沙湾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东汉改海曲县置,治今山东省日照市西。属琅邪郡。三国魏废入莒县。

  • 英武驿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广南府。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。

  • 张掖郡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分武威郡置,治所在得县(西晋改名永平县,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, ‘张国臂掖,故曰张掖’。”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以西,高台县以

  • 米仓道

    古道路名。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路线。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。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,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,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,沿嘉陵江支流巴江河,经南江至巴中。《后汉书·张鲁传》:建安二十年(215),汉中张鲁

  • 赤眉城

    ①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八里许营村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来儒之水又西南径赤眉城南。”即此。②即今河南内乡县北赤眉镇。清康熙《内乡县志》卷2《市集》:“赤眉城,北三十里。”

  • 腰带河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卢山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腰带河 “在 (卢山长官司) 司治南。又摆游河,在司西三十里。下流俱入于都泥江”。

  • 那马堡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上思县东。

  • 伯阳

   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惠文王十七年(前282),“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”。西汉置邯会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十七年(前282年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