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漪园
在今北京市西北,颐和园前身。此地山青水秀,是历代皇家园囿之地。金贞元元年 (1153) 完颜亮建行宫于此。元时称为瓮山,湖名瓮山泊。水利科学家郭守敬引瓮山诸泉注入大都 (今北京)。明时已逐渐形成西湖风景区,弘治七年 (1494)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,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) 改名清漪园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改名颐和园。
在今北京市西北,颐和园前身。此地山青水秀,是历代皇家园囿之地。金贞元元年 (1153) 完颜亮建行宫于此。元时称为瓮山,湖名瓮山泊。水利科学家郭守敬引瓮山诸泉注入大都 (今北京)。明时已逐渐形成西湖风景区,弘治七年 (1494)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,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。清乾隆十五年(1750) 改名清漪园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改名颐和园。
东周建都洛阳,历二十二代国王,但因史籍失载,致使多数王陵难以确定墓主。从现有史料和考古资料,东周王陵大致可分三个陵区:(1)周王区。在今洛阳市西南周山附近。因山上有东周王陵,故名。此处现存土冢四个,其
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松下镇” 条下: 垄下城 “在县东南二十余里。嘉靖四十年,居民筑此以备倭。周一里”。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。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筑,以
武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、金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武义县:八素溪“出县北八素山,流入金华县境,为松溪之上源”。
在今广西德保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镇安府: 咘桑泉 “在府西北八十里。亦有灌溉之利”。
又作乌娜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、结雅河上流支流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8:乌讷河“国语, 乌讷,枸杞也。(黑龙江)城北一千七百六十里。源出兴安岭,西南流入阿尔奇河”。
北周置,为广恩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双岔乡。隋开皇初郡废,县属旭州。仁寿元年(601)改为洮河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甘肃省碌曲县东。为广恩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洮河县。
一作三道关。清置,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扎喀关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 “头道关”条下:“关在城西六十三里,即扎喀关。”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酒泉县:白亭海“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一名会水, 以众水所会,故曰会水。以北有白亭,故曰白亭海。方俗之间,河北得水便名为河,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”。
即今四川荣县南五宝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荣县:有五保镇。道光《荣县志》卷4:五宝镇“县南九十里”。
广西桂林市别称。唐韩愈《送桂州严大夫》诗云:“苍苍森八桂,兹地在湘南。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。”宋贺铸《宗州桂林从叔》诗云:“江到三湘尽,山围八桂滨。”(1)古地名。泛指今广西一带。唐韩愈《送桂州严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