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渊泉县

渊泉县

①西汉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三道沟附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颜师古注: “阚骃云,地多泉水,故以为名。” 元康五年 (295) 属晋昌郡。北周省入凉兴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讹作拼泉,《晋书·地理志》 讹作深泉。

②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,以安西、柳沟二卫地置,为安西府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。三十九年(1774) 废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四家滩地。属敦煌郡。北周时废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复置,治今安西县。属安西州。次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甸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枷板河东、松花江南岸新甸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6: 宾州厅东北 “一百五里新甸屯。即顺兴福屯,有松花江渡口,通黑龙江呼兰厅路”。(1)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2

  • 叠溪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改叠溪右千户所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。清改为叠溪营。

  • 蚀中

    秦岭中川谷名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子午谷中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 高帝元年 (前206) 夏四月,“从杜南入蚀中”。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 “蚀,入汉中道川谷名。”即子午道。自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南穿秦岭

  • 岜炉江

    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都康州:“西有岜炉江,下流合于通利江。”

  • 布局隘

   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南,与越南接界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 “花隘”条:布局隘在下冻土州东(当作西)三十里,接越南界,有兵防守。

  • 善出站

    明改禅春站置,在今吉林蛟河市东三道河附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纳丹府东北陆路有 “善出” 站,即此。

  • 雷台 (臺)

    在今甘肃武威市北门外二里雷台湖。古名灵均台,台上建雷祖观,因名雷台。台为夯土台,高8.5米,南北长106米,东西宽60米。今台上有雷祖、三星两殿及东西配殿。清乾隆 《武威县志》 卷1: “灵钧台,城北

  • 狼居胥山

    即今蒙古国之肯特山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 元狩四年 (前119),骠骑将军霍去病讨匈奴,“出代二千余里,与左贤王接战,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,左贤王将皆遁走。骠骑封于狼居胥山,禅姑衍,临翰海而还”。古

  • 东豫州

    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治所在汝南郡新息县(即广陵城,今河南息县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改为西豫州。太清元年(547)改为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复为东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、淮滨二县及

  • 大幕山

    在今四川名山县东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77名山县:大幕山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南接河罗戍,北入邛州。高七十里,上耸天际,灵怪错杂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