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河间献王陵。在今河北献县城东北八里河城街乡。河间王刘德为汉景帝之子、武帝之兄,景帝前元二年 (前155) 封为河间王。《史记·五宗世家》 载: 河间献王德 “好儒学,被服造次必于儒者。山东诸儒多从
又名飞骑桥。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北,古逍遥津上。《水经·施水注》:“东有逍遥津,水上旧有梁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: 建安二十年(215),“权反自陆口,遂征合肥。合肥未下,撤军还。兵皆就路,权与凌统
在今湖北松滋县北老城镇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一柱观,“《皇朝郡县志》云:‘在松滋县东邱家湖中。’按《渚宫故事》: ‘宋临川王义庆在镇,于罗公洲立观甚大,而惟一柱”’。
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吕布城“在州东南八十五里。相传布与曹操相拒时筑,城上有战台”。
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宋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宋州,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永淳元年 (682) 复置。北宋属应天府。金属睢州。元末废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复置
即今四川南川市南一百里金山镇。民国《南川县志》卷2:小河坝场“一名永兴场,南百二十里”。
一作吴头楚尾。指今江西北部一带。春秋时为吴、楚二国接壤之地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9隆兴府: 吴头楚尾,“ 《职方乘》 记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”。朱熹 《铅山立春》 诗: “雪拥山腰洞口,春回楚尾吴头。”即
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(265) 分零陵郡置。《元和志》 卷29: “以郡在营水之南,因为名。”寻废。东晋复置,治所在营浦县 (今湖南道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等县地。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
古名武口。又名沙武口。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五十里长江北岸沙口村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“先遣万户阿剌罕以兵拒沙芜口,逼近武矶,巡视阳罗城堡,径趋沙芜,遂入大江。”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南,武湖入长江口。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