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温宿县

温宿县
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,属温宿府。治所即今新疆温宿县。以古温宿国为名。民国初属新疆阿克苏道。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、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。属阿克苏地区。面积1.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22.1万。辖2镇、8乡和12农林牧场。县人民政府驻温宿镇。秦、汉为温宿国、姑墨国的一部分。西汉神爵二年(前60年)隶属汉朝版图。唐称为跋禄迦、亟墨、拔换。《拉施德史》中的“阿克苏”即温宿地域。清康熙十七年(1678年)蒙古准噶尔部深入天山南部,阿克苏受其控制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设阿克苏办事大臣,驻地为今温宿县城镇。光绪十年(1884年)设温宿直隶州,属阿克苏道。后在温宿城东南15千米择地修建新城,道、州署移驻新城,称新城(今阿克苏市)为阿克苏。二十八年,温宿直隶州升为温宿府,撤老城巡检司,增设温宿县,是为建县之始。清末属阿克苏道,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。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。1958年撤销,并入阿克苏县。1962年复置,仍属阿克苏专区。1970年属阿克苏地区。境内多高山,主要河流有库木艾日克河、喀拉尤勒滚河、科克亚河、台兰河等。主产棉花、稻、小麦,为新疆商品粮及绒山羊基地县之一。特产香米、黑米、薄皮核桃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磷、石膏、盐、石墨、黏土、铝土、锌、砷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建材、电力、盐化、水泥、制药、纺织、建筑、运输、啤酒等。314国道横贯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天山神木园、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和喀拉尤勒滚遗址、博孜墩岩画、古墓群、托乎拉克店石窟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分水岭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百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:大分水岭“其山高峻,水分二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松潘厅》 “小分水岭”条内引《舆程记》:“有大分水岭……有二派:一东南流为江,一西南流为

  • 松江

    ①古称笠泽。又名松陵江。即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。晋顾夷 《吴地记》、庾阐 《扬都赋注》 与唐张守节 《史记正义》 等,皆以此为 《尚书·禹贡》三江之一。《后汉书·左慈传》: 曹操曰: “今日高会,珍羞

  • 平泉井

   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平泉井“在平泉县。市民日汲于此者五百家,不随所汲多寡为之增损,县因得名”。

  • 芙蓉墩

    又名漏罐口。即今江西彭泽县西南芙蓉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句章

    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五十里城山村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范环对楚王曰:“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。”秦置句章县。

  • 僧道桥镇

    又名公道桥。即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。清嘉庆 《扬州府志》 卷16 《都里》 引万历 《江都县志》 有僧道桥镇。

  • 武冈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武冈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武冈县 (今湖南武冈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、新宁、绥宁、洞口等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地。九年 (1376) 降为武冈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

  • 宋昌县

    ①南朝宋末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南齐废。②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  • 兜牟山

    在今湖北郧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43郧乡县: 兜牟山 “在县东十里。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”。

  • 三品石山

    一作三品山或三岩山。在今甘肃陇西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三品石山“俗名安家山。脉自岷岭蜿蜒而来,其上宽平可耕。山腹有三巨石,参列如品字。西、渭二河交会其前。县之主山也。山麓有歧路,西北通狄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