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温泉

温泉

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灵寿县: 温泉 “在县治东北二里,俗呼泥河水,隆冬不冻,下流入松阳河。泉旁多稻田,俱赖灌溉”。

②在今山西静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静乐县: 温泉 “在县东十五里北山下,出石罅中,流分数派,注于碾河”。

③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安化县: “温泉在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南四十里。有二温窟出水,一清一浊,俗名为东温、西温,流合为一,东南入湘乡县,合于湄水。”

④在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 温泉 “云南诸郡汤池一十七所,惟安宁州者为最,石色如碧玉,水清可鉴毛发,虽骊山玉莲池远不及”。

⑤在今云南腾冲县境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: 温泉 “有四: 一在城北马邑村,一在城东南大洞村,一在城南罗左冲村,一在城西缅箐村。水沸如汤,人多浴之”。


集镇名。在吉林省抚松县西部。属仙人桥镇。人口3490。以温泉得名。1988年置镇。2001年撤销,并入仙人桥镇。建有疗养院,是旅游风景区。通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深州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安平县 (今河北安平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深州: “以州西故深城为名。” 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治安平县,同年移治饶阳县 (今饶阳县)。贞观十

  • 阳逻镇

    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六十二里阳逻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冈县:阳逻镇“相传三国时,先主约孙权拒操,旦夕使人于此逻吴兵之至。因名”。明、清置巡司及驿于此。清又增设把总驻防。

  • 西蜀

    地区名。指今四川西部地区。《全唐诗》卷317武元衡《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、并序》:“皇帝改元之二年……冬十月,诏授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。肜弓玈矢,出镇西蜀。”又《宋史·程德玄传》:淳化间,“李顺之寇

  • 回龙铺

    一作迴龙桥市。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回龙铺乡。清嘉庆《宁乡县志》卷3:迴龙桥市“在县西三十里”。

  • 崇庆路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

  • 钟 (鐘) 落潭城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钟落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: 番禺县东北田心堡,“往来大道有钟落潭墟”。

  • 千乘县

    秦置,属临淄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(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)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:“使灌婴破杀齐将田吸于千乘。”即此。西汉为千乘郡治。东汉属乐安国。西晋省。南朝宋复

  • 岭方郡

    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安城郡置,治所在岭方县 (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宾阳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宾州。

  • 茨河镇

    即今湖北谷城县东南六十里茨河镇。清有千总驻防。在湖北省谷城县东南部、汉水南岸。面积18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茨河,人口 7690。因汉水西岸山坡上有一棵大茨树,倒影水中成景,故名。19

  • 小峨山

   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1绥山县:小峨眉山“在县南六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2嘉定府:小峨山“在峨眉县南三十里,一名铧刃山,又有李仙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