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头渡寨
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六十六里湖头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象山县: 湖头渡寨,“ 《舆程记》:自湖头渡而西百二十里而达奉化县,渡盖为三邑要口”。
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六十六里湖头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象山县: 湖头渡寨,“ 《舆程记》:自湖头渡而西百二十里而达奉化县,渡盖为三邑要口”。
在今安徽亳州市东。清咸丰、同治间,曾为捻军据点。
在今青海大柴旦镇东南与都兰县交界处。海拔4037米。山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铅、锌、锡、铜、锑等十多种有色金属。清咸丰年间开采。至今山中岩壁上还残留着 “咸丰十一年铅局” 字样和古矿洞的遗迹。(1)山名。
明天启年间建,属香山县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。清乾隆八年 (1743) 设海防同知驻此,嘉庆十四年 (1809) 并设游击防守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筑城,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。乾隆八年(
即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十年 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 “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作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年(前500年):
南宋置,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。后废。南宋置,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。属黔州所领诸羁縻州。后废。
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(208) 孙吴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始新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,现已没入千岛湖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、休宁、黟县、祁门、绩溪、黄山市大部及江西婺源、浙江淳安等县地。西晋太康元
又称波麦宗。在今西藏波密县西北易贡农场附近。为三波宗中的下波宗。1960年与倾多宗、波曲宗合并,设立波密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札木。1960年与波曲、倾多二宗合并,改置波密县。
唐永泰元年 (765) 分余干、弋阳二县地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8信州: 贵溪县“在贵溪口,因以为名”。元属信州路,移治今贵溪县。明属广信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
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)析邵武县地置,属邵武军。治所即今福建光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1邵武军光泽县:“以乡为名。”元属邵武路。明、清属邵武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928年直
即今湖北公安县西南之淤泥湖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 “重白湖” 条下: “又县南六十里有乌泥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