湫头山
在今甘肃华亭县西北四十里。汭水北源出此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 湫头山 “即朝那山。有朝那湫,潆洄五里”。
在今甘肃华亭县西北四十里。汭水北源出此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 湫头山 “即朝那山。有朝那湫,潆洄五里”。
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双髻山下。北宋初,蛮置富州于此,谓之富州新城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沅州: 熙宁六年 (1073),以 “富州新城为镇江砦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南古丈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茶溪“源出高望山,即会溪上流,东南流入沅陵县界”。注入酉水。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象角头营 “在县 (今中山市) 西。《志》 云,县有镇头角、南禅佛、县港口及浮虚、大埔洋等营,俱有官军戍守”。
即今陕西周至县南之黑水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芒水出南山芒谷……北流注于渭也。”古水名。即今陕西省周至县渭河支流黑河。三国蜀延熙二十年(257年),姜维伐蜀,于芒水倚山为营,即此。
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端川之南大川(斜下洞川)。源出赴战岭山脉,东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“(高丽)遣使来请和,遂使斜葛经正疆界,至乙离骨水、曷懒甸、活祢水, 留之两月。”即此。
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百里唐赛儿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益都县:“明永乐中,妖妇(按指对农民起义的侮称)唐赛儿作乱,保据于此。”唐赛儿,山东蒲台(今滨州)人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率众在此起义。石棚寨又名
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改处州置,治所在括苍县 (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)。以产括木得名。辖境当今浙江天台山——仙都山一线以南的灵江、瓯江、飞云江流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永嘉郡。唐初复为括
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三华镇附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翁源县: “东有桂丫山巡检司,初治茶园铺,后迁南浦。”
澳门的别称。因其地有阿妈神庙,故称阿妈港或妈港。澳门的别称。因其地有阿妈神庙,故称阿妈港或妈港。外国称澳门为Macao,即由此而来。
南朝齐梁间侨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北新华镇(新兴场)。北周废郡改置怀中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