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雀镇
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。《大金国志》 卷26: 正大四年 (1227),“是时大军长驱而南……国兵于是并力守黄河,保潼关。自黄河洛阳、三门、析津,东至邳州之源雀镇,东西长二千余里,差四行院守御”。
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。《大金国志》 卷26: 正大四年 (1227),“是时大军长驱而南……国兵于是并力守黄河,保潼关。自黄河洛阳、三门、析津,东至邳州之源雀镇,东西长二千余里,差四行院守御”。
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。清有把总驻此。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部、融江支流寻江上源东岸。车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700,苗族占63%。因昔苗家沿五排河架简车引水灌田,故名。主产稻、玉米。特产有杜仲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置,属德平路。在今四川盐源县。十七年 (1280) 改为闰盐州。
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北,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尼牙木查族“百长一员,住牧朱特地方”。朱特今名珠托。
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马栏镇(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)。同年9月撤销,并入栒邑、耀县、宜君、黄陵四县。旧县名。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今
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)改沈边土千户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兴隆镇西之沈村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属打箭炉直隶厅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,1914年后改为沈村。
又名莫釐山。俗称东山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东山。原系太湖中小岛,元、明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阖闾 “旦食于纽山,昼游于胥母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长洲县: 莫釐山 “
元置,治所即今云南镇远县。明建文四年(1402)改名镇原州。
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亮寨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南亮司。寻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改置亮寨长官司。
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设,属蒙古土谢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色楞格东北。
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向中原地区进犯,国民党军队不战溃退,在河南省郑州附近花园口炸堤。黄河水沿贾鲁河入颍河及西淝河注入淮河,淹没河南、安徽及江苏三省所属44县5.4万平方千米土地,受灾人口1250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