潢卢河
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故城县: 潢卢河 “一名索卢河。亦曰枯河。其水无源,数年一至泛溢,则波涛汹涌,漂庐拔树,随流而下。遇旱辄涸,民播种其中,收获倍利。北流入冀州枣强县界,或以为即卫河之支流”。
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故城县: 潢卢河 “一名索卢河。亦曰枯河。其水无源,数年一至泛溢,则波涛汹涌,漂庐拔树,随流而下。遇旱辄涸,民播种其中,收获倍利。北流入冀州枣强县界,或以为即卫河之支流”。
又名九曜石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教育路南方剧院的水池内。是五代南汉时南宫西湖药洲的遗迹。 南汉主刘䶮称帝岭南后, 遍筑离宫别院, 在城西开凿西湖 (又称仙湖),地连南宫。聚方士制药于此,故名药
西汉置,属楚国。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。东汉属彭城国。南朝宋初废。北魏复置,属下邳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泰始二年 (466),北魏将尉元 “又破 (宋将) 王穆之于武原”。东魏武定八年 (5
明置,属铜仁府。即今贵州江口县东北坝盘土家族侗族乡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道路考》5铜仁府:铜仁往省溪沿河民路经“坝盘”,旧为戍守处。
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塔藏乡东南郎寨。后废。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南伊滕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“自齐齐罕卡伦傍图尔根河北行,逾河东岸小山梁,凡三十里至奎屯卡伦。”
又称东路中末右旗。清乾隆十四年(1749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萨尔呼都格一带。
即扶阳山。在今湖南新宁县东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9宝庆府:文竹山,“按《湘川记》云,竹山上有石床,高一丈四尺。四面绿竹扶疎,常随风委拂。此床天旱则祷雨时应”。
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平越府杨义司:杉木箐山在“司西五十里。峰峦高峻,苗倚为险。《滇记》:由杉木箐出水西之卧遮龙场,约五十里。又西有撒以河、乌西桥、六归河。皆水西境内之大道也”。
①一名济水。又名白沟水、沙水。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大石门,东北流径县南折向东南,流入高邑县。《诗经·邶·泉水》:“出宿于泲。”即此。其下流屡有迁徙。汉时径廮陶县(今宁晋县西南)入泜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