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方驿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炎方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炎方驿 “在宣威州南八十里炎方城内。旧名太忽都堡。明置炎方驿,今设炎松巡司,兼管二驿”。
即今云南省沾益县东北炎方。明时又名太忽都堡。清因之。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北炎方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炎方驿 “在宣威州南八十里炎方城内。旧名太忽都堡。明置炎方驿,今设炎松巡司,兼管二驿”。
即今云南省沾益县东北炎方。明时又名太忽都堡。清因之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中兴元年(501),萧衍攻张冲于郢州,“使(王)茂等帅众济江,顿九里”。胡三省注:“其地去郢城九里,因以为名。”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
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六十里双凫铺镇。清嘉庆《宁乡县志》卷3有双凫铺。
在今河北滦县西北棒子镇东北。为戍守要地。《旧唐书·仆固怀恩传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(史) 朝义至平州石城县温泉栅,穷蹙,走入长林自缢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滦县棒子镇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广德元
①又名王母山、西山。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,与灵寿县交界处之王母山。海拔1252米。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 元和三年 (86) 三月,“己卯,进幸赵。庚辰,祠房山于灵寿”。李贤注: “房山在今恒州房山县 (
在今河北藁城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藁城县:平将军垒“在县北十二里,即建文中平安屯兵御燕师处”。
隋开皇十八(598)改宣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39伏虞县:“以界内伏虞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蓬州。开元末向西南移至消水河侧(在今仪陇县东八十里)。天宝初属咸
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境。后废。
北宋开宝九年(976)降申州置,治所在义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、罗山二县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为信阳军。北宋开宝九年(976年)降申州置,治义阳县(今河南信阳市)。辖境相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北 (今已沦没洪泽湖中)。《汉书·黥布传》: 高帝十一年 (前196),黥布反,“东击荆,荆王刘贾走死富陵”。即此。东汉废。北魏复置,属淮阴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
在今陕西西安市附近一带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六年(391),“苟曜有众一万,密召秦主登,许为内应;登自曲牢向繁川,军于马头原”。胡注:“马头原之地盖在长安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