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陂镇
又名椒陂镇。北宋置,属汝阴县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坡集。宋欧阳修有 《忆焦陂》诗。
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北部。面积67.7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焦陂,人口5720。古时焦姓聚居于此,得名焦陂。为县境古镇,即《水经注》之焦陵陂,亦作椒陂。北宋为焦陂镇,欧阳修留有“焦陂八月新酒熟,秋水鱼肥脍如玉”之佳句。1954年设焦陂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小麦,为县粮食产区之一。有造纸、彩印、食品、养殖等厂及焦陂酒厂。焦中、焦苗、焦朱、焦许公路经此。
又名椒陂镇。北宋置,属汝阴县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坡集。宋欧阳修有 《忆焦陂》诗。
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北部。面积67.7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焦陂,人口5720。古时焦姓聚居于此,得名焦陂。为县境古镇,即《水经注》之焦陵陂,亦作椒陂。北宋为焦陂镇,欧阳修留有“焦陂八月新酒熟,秋水鱼肥脍如玉”之佳句。1954年设焦陂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主产小麦,为县粮食产区之一。有造纸、彩印、食品、养殖等厂及焦陂酒厂。焦中、焦苗、焦朱、焦许公路经此。
1932年于上鱼通地方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乡。1939年划归西康省。1951年并入康定县。1932年由宝兴县析置,治金汤坝(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)。原属四川省,1938年划归西康省
即今湖北应城市东南四十里长江埠街道办事处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湖南岳阳县 (荣家湾) 西十二里鹿角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高季昌遣将倪可福攻朗州,淮南将泠业救之,进屯朗口,楚将许德勋 “以大军进击,大破之,追至鹿角镇,擒业”。即此。明
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黄帝 “合符釜山,而邑于涿鹿之阿”。《正义》引 《括地志》: “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,山上有舜庙。” 即此。②即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釜山。《新定九域志
西魏置,治所在覆津县(今甘肃武都县东)。北周废。
北宋置,属金堂县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。
故地或以为今印度西部坎贝湾以北之迈达巴德,或以为今印度西南沿海之坎纳诺尔附近。《明史·郑和传》:“和经事三朝,先后七奉使,所历……阿拨把丹。”
即今安徽歙县西北十五里富堨镇。清乾隆《歙县志》 卷1 《都鄙》 有富堨村。
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莲河村。奉海铁路经此,有梅西支线通西安 (今辽源)。
古名乌湖岛、呜呼岛。亦作黄城岛。在今山东长岛县北之北隍城岛和南隍城岛。为今庙岛群岛之最北者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 作南隍城岛、北隍城岛。为黄海、渤海分界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