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平郡
隋大业初改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 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为连州。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连州置,治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州、连南、连山、阳山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连州。
隋大业初改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 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为连州。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连州置,治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连州、连南、连山、阳山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连州。
①西晋元康五年 (295) 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冥安县 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、玉门市西部地。北周改为永兴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唐天宝初改瓜州为晋昌郡,乾元初复
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曹州府一》:大潴潭“相传即大野泽之余流也。《府志》:潭久涸,雨潦即成巨浸”。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八台乡境。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4:八台山“厅西二百三十里交太平县界,山极雄厚,上下六十里,即后江发源于此”。《明史·张令传》:张献忠转入柯家坪,围张令,“急令参将张应元、汪之凤从八台山
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1循州:灵泉岭“在兴宁县东南四十里”。
①明嘉靖中置,属绥宁县。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。②即今广东始兴县西江口。明隆庆六年(1572)黄塘驿迁此。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始兴县西江口。
①亦作乌溪关。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荆溪县记:“乌溪镇在城东南五十里。”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乌溪镇。清乾隆《当涂县志》卷6《镇》:乌溪镇“在县东九十里”。在安徽省当涂县南部。面积4
即邹峄山。亦作驺山、邾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“漷水又径鲁国邹山东南,而西南流。《春秋·左传》所谓峄山也。邾文公之所迁,今城(按指邹县旧治)在邹山之阳。……山东西二十里,高秀
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华亭县东北有“千步泾”。
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幽都府置,建号燕京。治所在析津、宛平二县 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南拒马河、大清河、海河以北,遵化、丰南、宁河以西,紫荆关以东,内长城以南地区,包括北京市辖区。北
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碧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: 高峣关城 “在府城西,云津桥北。为关津总要处。《碧峣精舍记》: 滇海西斥舍舟登陆,俗亦曰高桥,稽之古志,桥实曰峣,以山形似秦峣关也。高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