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头朝那山
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龙二年(708)三月,“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……拓地三百余里。于牛头朝那山北,置烽候千八百所,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,戍诺真水为逻卫”。
古山名。又称朝那山(《资治通鉴》)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。唐弘道元年(683年),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,杀刺史李思俭,又败擒丰州都督崔智辩于此。景龙二年(708年),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北,于此置烽堠千八百所,自是突厥不敢渡山放牧,朔方无复寇掠。
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龙二年(708)三月,“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……拓地三百余里。于牛头朝那山北,置烽候千八百所,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,戍诺真水为逻卫”。
古山名。又称朝那山(《资治通鉴》)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。唐弘道元年(683年),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,杀刺史李思俭,又败擒丰州都督崔智辩于此。景龙二年(708年),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北,于此置烽堠千八百所,自是突厥不敢渡山放牧,朔方无复寇掠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银州置,治所在儒林县 (今陕西横山县东党岔乡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米脂、佳县和榆林市东南部、横山县东部地。乾元元年(758) 复为银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银州置,治儒林县(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豫灵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阌乡县:“有轩游宫,故隋别院宫,咸亨五年更名。”
①即中州。犹言中国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岠齐州以南。”郭璞注:“齐,中也。”②北魏皇兴三年(469)改冀州置,治所在历城县(今山东济南市)。以地为齐国故地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、淄博、长清、齐河、禹城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 高寨镇 “在江华县南,旧称高寨营”。(1)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寨,人口970。原名安家寨,高
①亦作中庐县。西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一说在南漳县东北。三国魏属襄阳郡。南朝梁废。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改义清县置,属襄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。宣和元年(1119)属襄
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澂江府江川县: 绿笼山在 “县 (今江城镇) 西北十里。林木苍翠,下有泉,流为六部溪,东南流入星云湖”。
即邛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。
在今山东曹县西四十里。北魏侨置沛郡于此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沛郡:“兴和二年置,治孝昌城。”
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单父县(今山东单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成武、单县和江苏丰县三县。北齐废。
清雍正十一年(1733)改思明州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。1912年改为宁明县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以思明州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。属太平府。乾隆元年(1736年)移治今宁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