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羊箐
在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牛羊箐“在司南。有酋长守其地”。
在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牛羊箐“在司南。有酋长守其地”。
又作白涧山。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十六里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濩泽水“出濩泽城西白涧岭下”。即此。即“白涧山”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盩厔县: 骆谷水 “出骆谷,以径长城戍西,又北注入渭”。
殷邑名。一作沬。即今河南淇县。《尚书·酒诰》: “王若曰,‘明大命于妹邦’。” 郑注: “纣之所都处也。” 殷自武乙以后皆都于此。西周初纣王子武庚及卫国亦相继都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沫。在今河南省淇县。殷自
元置,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旧水口。明改为驿。
1921年由荆南道的宜昌、江陵、公安、石首、监利、松滋、枝江、宜都、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五峰、秭归十三县及襄阳道的荆门、当阳、远安三县合置,属湖北省。治宜昌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、五峰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五云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云栖寺“吴越建。宋治平二年改名栖真禅院。后废”。明隆庆五年(1571),掘地得碑,即古云栖寺。“云栖竹径”为杭州胜景之一。
辽开泰元年 (1012) 改蓟北县置。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(在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“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,故名。” 金贞元二年 (1154) 改名大兴县。古县名。辽开泰元年(
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寿县南谢步乡。
古三天子鄣山主峰。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,南接歙县,东接浙江临安县界,为县境镇山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三天子鄣山,在闽西海北。”郭璞注:“今在新安歙县东,今谓之三王山,浙江出其边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
西晋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北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