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特克斯县

特克斯县

1944年改特克斯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特克斯县。以特克斯河为名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、天山山脉北麓。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面积 2352 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特克斯镇。特克斯,突厥语意为“野山羊”。最早是西汉时期从甘肃河西走廊先后迁移来此的塞种人、大月氏和乌孙人的游牧区。公元前160—162年,匈奴联合乌孙攻击大月氏,迫使其离开伊犁,乌孙人在昆莫(皇帝)猎骑霏的率领下迁居于伊犁河流域并建立乌孙国。公元59年,西汉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,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,乌孙成为隶属西域都护府的君国。三国时属魏。公元582年西突厥可汗沙钵略臣服隋朝。公元649年唐朝在属于西突厥的伊犁河流域,建立瑶池都督府,并建立了特克斯等四个州。蒙古太祖二十年(1225年)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归伊犁将军管辖,1912年归伊犁临时政府接管。1937年设特克斯设治局,1944年升县。1949年隶属于伊犁专区,1955年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1975年改属伊犁地区,1979年改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1984年复属伊犁地区,2001年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全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,略呈枫叶状,海拔 850~4092 米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经济以牧业为主,农林工副次之。山区占总面积的93%,山腰阴坡地带生长着原始云杉林。浅山丘陵地区是春秋草场和旱地农业区,草场面积754.2万亩。海拔990~1600米,是主要的农业区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胡麻、马铃薯、葵花子。牧业有全国驰名的细毛羊、伊犁马和肉奶型褐牛,林业资源有云杉为主的原始森林以及桦、杨、柳等,矿产资源有煤、锰、铜、铅、铝土、镍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花岗石、玉石、大理石等。野生动植物有马鹿、豹、水獭、山羊、贝母、党参、雪莲等,工业有乳品、水泥、皮毛加工、粮油加工。伊犁河最大支流特克斯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,220省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塔翁布拉克墓和霍斯托别乌孙塞种古墓群、南部山区的阔克苏河及阿热善温泉、古代岩画和草原石人等文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岩龙

    在今四川九龙县西南三岩龙乡。清置三岩龙土百户。

  • 利仁州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属交州府。治所在清廉县(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之清廉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后入安南。

  • 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四年 (前680),“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”。杜注: “鄄,卫地。今东郡鄄城也。” 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威王九年 (前

  • 落马涧

    一名南涧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0升州江宁县: 落马涧 “在县东南五里,水下秦淮,宋武陵王讨凶劭,斩劭,余军处涧而死,水为之溢,因名焉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谓之跃马涧。

  • 南亳

    商三亳之一。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。相传汤曾居此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83引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:“南亳在谷熟。” 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汤始居亳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

  • 大曹镇

    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四十五里洛东乡大曹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圩。明置巡检司及驿站于此。属宜山县。清时裁。旁有大曹渡,即龙江渡。(2)今镇名。在山东省宁津县西南部。面

  • 广柔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属汶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古城村。地节二年(前68)属蜀郡。《后汉书·杨由传》:建初间,“广柔县蛮夷反,杀伤长吏,郡发库兵击之”。三国蜀汉属汶山郡。西晋永嘉后废。

  • 鄜延路

    北宋庆历元年 (1041) 置,治所在延州(后升为延安府,治今陕西延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、黄龙、洛川、宜君等县以北及清涧河以南地。金皇统中置总管府。蒙古废。北宋庆历元年(1041年)析陕西路沿边

  • 骆驼桥

    在今青海共和县南黄河上。《旧唐书·吐蕃传》: 唐开元十六年 (728),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引兵至青海西南渴波谷,与吐蕃接战,“破其大莫门城,……又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即此。(1)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黄河上。

  • 高平陵

    ①亦称高陵。俗称西陵。即曹操陵墓。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西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载: 建安二十五年 (220) 正月 “庚子,王崩于洛阳,年六十六。……二月丁卯,葬高陵”。《河朔访古记》谓魏武高平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