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山
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吼山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犬山者,句践罢吴,畜犬猎南山白鹿,欲得献吴,神不可得。故曰犬山,其高为犬亭,去县二十五里。”
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吼山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犬山者,句践罢吴,畜犬猎南山白鹿,欲得献吴,神不可得。故曰犬山,其高为犬亭,去县二十五里。”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五十里晋城村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,太和十一年 (487) 复置。北齐废。②东魏置,为汾西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汾西县。隋开皇三年 (
在今山西兴县西南黄河崖,路通陕西神木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介山。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。即“介山”。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
即空卡山。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。清乾隆《金川琐记》卷2: 控卡山 “绝顶为崇化、懋功两屯分界处,高出云表,虽盛夏积雪逾尺,午后率多大风,人马不能行立,必择五鼓或黎明时过之”。此山旧为大小金川两土司界山,
即今湖南汉寿县西沧港镇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二》:沧港市“在龙阳县西十五里”。
北宋至道三年(997)置,治所在升州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全省,江苏长江以南、镇江市、大茅山、长荡湖一线以西,安徽江南部分及湖北阳新、通山等县地。天禧二年(1018)分为东、西两路。宋至道十
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三十八里街河市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松滋县南有街河市。
南朝梁改北上洛郡置,治所在上津县 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)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上州。南朝梁以北上洛郡改置,治上津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)。辖境不详。西魏改置上州。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,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。《明史·太祖纪》: 元至正十八年 (1358) 冬,太祖 “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,大破之,婺州降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