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屋郡
北周武成元年(559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隋开皇初废。
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置,治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。天和元年(566年)改西怀州。建德六年(577年)复改王屋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北周武成元年(559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隋开皇初废。
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置,治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。天和元年(566年)改西怀州。建德六年(577年)复改王屋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普洱府》: 抱母盐井 “本朝雍正三年,设盐大使驻此。嘉庆八年,移驻于香盐井,以抱母井归威远司知兼管”。
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小镬岛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小镬州“在州东南”。
亦名天马山。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天马山“其形如马。前有二小山,状如执御者”。
在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十里靖西关驻地吉玛。清光绪二十年 (1894) 与亚东关同时置。由四川委派理事同知驻此,监督亚东关务,兼裁判藏民与英商互市交涉。
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即今云南安宁市。明景泰《云南图经志书》卷1:“蛮云阿宁部。初,东川罗罗阿宁者牵牛过此,牛舐地不去,取土得咸鹾,后掘地为盐池, 因以阿宁名郡,元改为安宁州。”
在今广东揭东县东南炮台镇。明洪武四年(1371)于今揭阳市西北冈头山置北寨巡司,正统四年(1439)移于今揭阳市东北乌石山南,正德十二年(1517)复还旧址。清顺治十年(1653)改置于桃山都(今炮台
唐置,在今新疆玛纳斯县东南乐土驿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北庭大都护府“有乌宰守捉”。
即今陕西大荔县东北双泉乡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 “赵渡镇”条下:县西又有“双泉”镇。在陕西省大荔县北部、铁镰山南麓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泉,人口3830。镇区北原有泉,水呈赤色
又名燕谷、寒谷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“在怀柔县东四十里,跨密云县界。亦名燕谷山。刘向云: 燕有黍谷,地美而寒,不生黍稷。邹衍吹律以温其气,因名曰黍谷。衍庙基犹存。山
古代十大泽薮的总称。据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野、晋有大陆、秦有杨陓、宋有孟诸、楚有云梦、吴越之间有具区、齐有海隅、燕有昭余祁、郑有圃田、周有焦护,十薮。”十个著名泽薮的合称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鲁有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