珊瑚岛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,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。鸟粪资源丰富。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、老粗峙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处珊瑚极多,命名珊瑚岛。郑资约 《南海诸岛地理志略》 载: 珊瑚岛 “长半浬,宽0.25浬,高30呎。西名Pattle Island。岛上满覆灌木与热带常绿树,树高10呎乃至15呎。自岛之西端计起,岛长三分之一范围内,有大椰树三株,最高者出海面40呎,为一航海极好目标。近椰树处有井,水甘可饮,煮之更觉适口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,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。鸟粪资源丰富。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、老粗峙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处珊瑚极多,命名珊瑚岛。郑资约 《南海诸岛地理志略》 载: 珊瑚岛 “长半浬,宽0.25浬,高30呎。西名Pattle Island。岛上满覆灌木与热带常绿树,树高10呎乃至15呎。自岛之西端计起,岛长三分之一范围内,有大椰树三株,最高者出海面40呎,为一航海极好目标。近椰树处有井,水甘可饮,煮之更觉适口”。
1922年改布伦托海设治局置,属新疆阿山道。治所在今新疆福海县。以县境布伦托海得名。1930年属阿山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44年改为福海县。旧县名。1922年由布伦托海设治局升县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
今甘肃西部疏勒河流经玉门市境内一段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昌马河 “在玉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源出南山,北流径卫西。又西北入柳沟卫界为布隆吉尔河,即南籍端水之源也”。
①在今安徽歙县东北,接浙江临安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歙县: 昱岭在 “县东南百二十里,接杭州昌化县界,为往来孔道。旧有昱岭关”。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浙、皖二省界上。《明史· 胡大海传》:
即南木林宗。今西藏南木林县。
①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光安县(今越南义静省香山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阿州。②五代后蜀改洋州置,治所在兴道县 (今陕西洋县)。北宋初复为洋州。(1
即今陕西延河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申山,“区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”。
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南四十里塘岸镇。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》: “东抵小石峰下,是为塘岸墟。”
在今广东高明市(高明镇)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明县:古道径营“在县(治今明城镇)北,接高要县界”。
①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。因流经布隆吉尔城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南籍端水“按《舆图》及《新志》:今有苏赖河,亦名布隆吉尔河。发源靖逆卫南山,曰昌马河,北流转而西,经旧柳沟卫北,会十道沟水为苏赖河,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。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吕光自西域还,高昌太守杨翰言于凉州刺史梁熙曰: “高梧谷口,水险之要,宜先守之而夺其水。彼既穷渴,自然投戈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