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妃山
一名班姬山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四十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: 班妃山,“ 《图经》 云: 隋炀帝东征,于山上置班姬庙”。
一名班姬山。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四十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: 班妃山,“ 《图经》 云: 隋炀帝东征,于山上置班姬庙”。
地区名。战国赵地,后属秦。在今河北献县、河间、青县、泊头等市县地。以在两河之间而名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 “文信侯欲攻赵,以广河间”; 又 《赵策二》: “割河间以事秦。” 皆此。西汉置河间国。(1)
①秦于枳邑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。三国蜀移治今涪陵市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枳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涪陵水会。土地确瘠,时多人士”。东晋永和三年 (347)桓温平成汉后移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 驾雾关 “在潜山县南三十里,驾雾山下”。按,据民国 《潜山县志》 卷1谓驾雾关在县西五十里。
在今河北青县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65沧州清池县 “故蒲领城” 条引 《水经注》 云: “今县 (按,今沧县东南旧州镇) 西北六十里漳河西岸,又有北蒲领故城,盖汉末黄巾之乱,有蒲领人流寓于此,遂立此城。”
①在今福建武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武平县: 南安镇 “在县南。唐置镇,与武平俱属长汀县。五代时,王闽改置武平场,南安遂废”。②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。唐代于此置南安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
即今新疆沙雅县东南塔里木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 卷15沙雅尔: 塔里木 “在沙雅尔城南,南临大河”。
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5临安县: 玲珑山 “在县西十二里。两山屹起盘屈,凡九折,上通绝顶,名九折岩。南行百许步,有亭名三休”。②即嵖岈山。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
西汉置,为上郡属国都尉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。”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永寿元年(155),安定属国都尉“据龟兹,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”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
一名桃花苑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区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上元县:芳林苑“本齐高帝旧宅,在废东府城东边秦淮大路”。《南齐书·武帝纪》:永明五年(487),“车驾幸芳林园禊宴”。《梁书·南平王伟传》:“齐世
明置,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板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