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理县

理县

1945年改理番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1953年迁今治杂谷脑,1958年迁治刷经寺,1959年又移治哈拉玛。1960年撤销。1963年复置,驻杂谷脑镇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北。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面积4317.03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辖3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杂谷脑镇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设杂谷安抚司,治今杂谷脑镇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杂谷安抚司为杂谷厅,治今县东北薛城;二十五年改为直隶厅。嘉庆六年(1801年)省茂州之保县入杂谷直隶厅,同改直隶厅名为理番直隶厅。1913年废厅改名理番县,属川西道。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45年改名理县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茂县专区。1953年理县由薛城迁治杂谷脑镇。1955年属阿坝藏族自治州。1963年复置理县。1987年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。全境属邛崃山东北分支。杂谷脑河自西北入,东南向再折向东流,左岸纳孟屯沟、热孔河等溪流出境入岷江。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、豆类为主。云豆为出口商品。苹果、花椒、核桃著名。有农机、木材加工、食品等工业。成阿公路经此。有成阿公路筑路纪念碑及清建筹边楼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谷周驿镇

    北宋置,属邵阳县。即今湖南邵阳县东北四十八里谷洲镇。

  • 江城县

    1929年改猛烈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“环境皆江, 因以名县。”1954年改设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29年以象明县和勐烈行政区合置,

  • 新添堡

    ①明置,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1响水堡: “其南又有新添堡,成化中所置也。” 后废。②明置,属甘州中卫。即甘肃民乐县西北新天乡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新添堡。③即今甘

  • 大苏山

    一名太苏山。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南大山。《水经·決水注》:灌水“导源庐江金兰县西北东陵乡大苏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大苏山“下有苏仙市,灌水出焉。一名灌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灌山。在今河南省商城

  • 华克穆河

   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境,为伊克克穆河南源。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小叶尼塞(胡亚克姆)河。《清一统志·乌里雅苏台统部》:扎萨克图汗乌梁海一佐领“北临贝克穆河,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”。

  • 千童县

    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。东汉改名饶安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千童镇。属勃海郡。相传秦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,建此城以集居,故名。元朔四年(前125

  • 南五岭镇

    即今安徽休宁县南五十里五城镇。元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休宁县: 五城村 “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。明初废”。

  • 西顶

    碧霞元君庙的俗称。即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南蓝靛厂。明万历年间于此建西顶碧霞元君庙。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)改名广仁宫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99引《圣祖御制重修西顶广仁宫碑》:“京城西直门外有西顶,旧建碧霞

  • 吉南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归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。北宋庆历时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。属归思州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废。

  • 建德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建德府置,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建德县 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、淳安、桐庐等市县地。公元1358年朱元璋改为建安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