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州府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甘州卫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张掖县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市、临泽、山丹、民乐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地。1913年废。
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甘州左、右二卫置,治张掖县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、山丹、临泽、民乐、肃南与青海省祁连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府为张掖县。
清雍正二年(1724)改甘州卫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张掖县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市、临泽、山丹、民乐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地。1913年废。
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甘州左、右二卫置,治张掖县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张掖、山丹、临泽、民乐、肃南与青海省祁连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府为张掖县。
1937年改富州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富宁县。《富宁县地名志》: “以古富州、安宁州各取一字组合,命名为富宁县。”在云南省东南部,北、东、南三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。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
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额巴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“琼布拉克鲁族,百户一员,住牧鄂江地方。”
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路桥镇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宋初为新安镇,后改今名。今亦为戍守处”。
①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: “南阳河在县西南六十里。源出湖广蕲州之沙河。又有白沙河,在县西南百六十里,流合南阳河,东汇于马路河。”②即香溪西源。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西南、兴山县西
在今浙江绍兴市北。《晋书·谢琰传》:孙恩起义“入余姚,破上虞,进及邢浦,去山阴北三十五里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年),孙恩破上虞,进及邢浦,会稽太守谢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,
即过蜀驿。唐宝历二年 (826) 置,在今陕西眉县北。又作过蜀驿。唐宝历二年(826年)置,在今陕西省眉县北。后废。
唐置,属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宋废。
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之官江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桂平县: 官江在 “府西南三十里”。
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。原名空王灵溪寺。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后僖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五代时遭兵火,北宋建隆三年(962)重建,敕名兴国寺。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。大殿
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,萧范谋攻侯景,进军濡须,“遣世子嗣将千余人守安乐栅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、长江北岸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萧范谋攻侯景,遣其子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