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松郡
①十六国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置,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,接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北周于此筑城置甘松防,建德六年(577)改置芳州。
②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宕州。治所在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、舟曲二县交界之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置,治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宕昌、舟曲,四川省松潘、九寨沟等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①十六国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置,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,接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北周于此筑城置甘松防,建德六年(577)改置芳州。
②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宕州。治所在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、舟曲二县交界之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置,治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宕昌、舟曲,四川省松潘、九寨沟等县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五代梁乾化元年 (911) 置,治所在府谷县(今陕西府谷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府谷县地。金废。元初复置,至元六年 (1269) 废。五代梁乾化元年(911年)置,治府谷县(今属陕西)。北宋属河东路。辖境
东汉改铜濑县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。三国蜀属建宁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(一说在今云南陆良县西北)。属益州郡。南朝梁废。
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北山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贵县图:西北有北山墟。
①秦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。东汉末废。②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(218) 分新安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。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属东阳郡。南朝陈属信安郡
又作乌娜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、结雅河上流支流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8:乌讷河“国语, 乌讷,枸杞也。(黑龙江)城北一千七百六十里。源出兴安岭,西南流入阿尔奇河”。
明万历中建,在今江西安远县东,接寻乌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》 “南径隘”条下:“又上濂隘,在县东五十里。亦名太阳关。”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临贺县: “因县置郡,以邑内临水、贺水为县名。” 三国吴为临贺郡治。南朝宋为临庆国治。齐为临贺郡治。隋为贺州治,大业初废。十二年 (6
在今四川巫山县东,为长江三峡之一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巫峡,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。江水历峡,东径新崩滩,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,谓之巫峡,盖因山为名也。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分章安县置,为临海郡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市。寻临海郡徙治章安县。隋属永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海州治,五年 (622) 为台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临海郡治,
又各南碾。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。民国 《张北县志》 卷3: 南壕堑 “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。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”。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