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泉宫

甘泉宫

①一名云阳宫。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……作甘泉宫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引《关辅记》:“在甘泉山,宫以山为名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甘泉本因秦离宫,既奢泰,而武帝复增通天、高光、迎风。”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引《关中记》:“林光宫,一曰甘泉宫,秦所造,在今池阳县西北故甘泉县甘泉山上,周回十余里。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,周回十九里一百二十步,有宫十二,台十一。”

②隋筑,在今陕西户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鄠县:隋甘泉宫“在县南二十二里,对甘泉谷,因名之”。


又称云阳宫。在陕西省淳化县北凉武帝村。原是秦代的林光宫,为秦二世时建造,在甘泉山上。西汉武帝于建元元年(前140年)扩大了建筑范围,在林光宫的基础上,以甘泉山为名,建成甘泉宫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云阳宫,即秦之林光宫,汉之甘泉宫。”周围45千米。还营建有高光宫、长定宫、竹宫、通天台、迎风馆、露寒馆、储胥馆等。今宫殿台基犹存。甘泉宫为西汉皇室避暑胜地,遗址内常出土有板瓦筒瓦、子母砖、陶水道等文物。瓦当上有长生未央、长乐未央、长生毋极、甘林、上林等文字,还有云纹、马甲天下、螳螂、玉兔和蟾蜍等图案花纹。甘泉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固山镇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三十里崮山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博山县东南有固山集。民国 《续修博山县志》 卷2 《乡镇》 作固山镇。

  • 永镇堡

    明置,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太平乡北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所“太平堡”条内:“永镇堡在所北四十里。有永镇桥关,其相近者又有白石坎。正统中,番贼来犯,官军拒之于此。”

  • 真丘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真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。大业初改名真阳县。

  • 三交堡

    北宋置,属晋宁军。在今陕西佳县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三交堡“地名三交川岭。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,赐名”。

  • 汤泉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汤州置,治所在汤泉县(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及河北省部分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汤州。

  • 泰州

    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②唐武

  • 菱托铺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1沅州: 菱托铺 “在黔阳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黔阳县:“菱托铺在县 (治今黔城镇) 东百六十里。《志》 云,自安江至菱托铺,皆溪洞瑶贼出没要道。宋置寨铺,以为

  • 阳宝山

    在今贵州贵定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阳宝山“高可百余丈。树木森密,殿阁崔嵬,诸峰环向此山,称黔东之胜。山上产茶,山后为西华山”。

  • 双穗盐场

    北宋置,属瑞安县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场桥镇埭上村一带。北宋政和中置。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北双穗场。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
  • 小庾岭

   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保昌县:“县东有小庾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