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田镇

田镇

明置田镇巡司,属高苑县。即今山东高青县治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7:“相传为田横故居。”


(1)镇名。在山东省高青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8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田镇,人口 3958。秦时已有人在此定居。汉初,汉高族田氏为首定三齐者有功,以王者礼葬田横,并派人守墓,守墓人赐姓田,后来发展为较大的村落,遂命名田镇。1948—1960年先后为高青县、齐东县田镇区。1961年复为高青县田镇区。1971年为田镇公社,1981年建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花生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水泥预制、农机修配、建筑、编织、油料加工等企业。广青、张田公路经此。有田单墓。(2)集镇名。在湖北省武穴市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田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。人口 9700。长江至此为东侧的和尚垴和西侧阳新县的半壁山夹峙,江面仅宽450米,誉为“楚汉锁钥”。为江防要地。是鄂东新兴的建材工业基地。黄冈市水泥总厂、武穴市水泥厂设此,还有采石场。濒江有长江客运和货运码头,武韩公路经此。为古战场之一,太平天囯时期、抗日战争、渡江战役均为重要战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晋县

    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末移治今大荔县。三国魏为冯翊郡治。西晋改名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,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为华阴县。②北魏太安二年 (456)

  • 郚城县

    隋大业初改琅邪县置,属高密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。唐省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琅邪县置,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。属高密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废入安丘县。

  • 彭祖国

    又作大彭氏、彭、彭城。夏、商时国。在今江苏徐州市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 “彭祖得之,上及有虞,下及五伯。” 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“彭祖氏,殷之时尝为侯伯,殷之末世灭彭祖氏。” 《集解》 引 《世本》 曰

  • 北山村

    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惠来县:“南有神泉巡检司,本名北山,治县西北山村,后迁神泉村,更名。”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南。明洪武初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铁门峡

    亦作铁门山、铁门关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。为中亚南北交通所经,左右皆山,形成狭径,唐代为史国与吐火罗之分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铁门峡 “在渴石城之西。悬崖绝壁,高数十仞,径路

  • 舰澳

    古水名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9: 舰澳 “在南城长干里。水出娄湖,下入秦淮,深丈余,冬春不涸”。并引 《舆地志》 云:“梁武帝所开,在光宅寺东二百五十步,其寺武帝旧宅,帝从城归宅

  • 石笋场

    ①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石笋镇。清宣统《广安州新志》卷9:石笋场在“州东北六十里。明季兵毁。雍正六年始复市,近王家砦,有石如笋因名。地枕山面江水冲要。嘉庆三年,果勇侯杨芳败‘教匪’十余万于此”。②清置,即

  • 英安县

    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鹰嘴岩 (今四川旺苍县东北英萃镇)。1935年4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广元县鹰嘴岩一带析置,治今四川市旺苍县鹰嘴岩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
  • 观海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在今浙江慈溪市东三十二里观城镇。嘉靖《观海卫志》卷1:“城成而海水当其前, 因名观海卫。”清顺治十七年(1660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汤和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观

  • 蒙姑

    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巧家县南部、金沙江东岸、大垴包山西麓。蒙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000。蒙姑系彝语呣咕的讹写,意为“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”。1939年曾置蒙姑镇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甘薯、甘蔗、花生及蚕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