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河
即今巴基斯坦之印度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1:“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勒丁并篾力克王,追过申河,直至欣都思种地面。”
即今巴基斯坦之印度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1:“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勒丁并篾力克王,追过申河,直至欣都思种地面。”
清雍正六年 (1728) 升蒲州置,治所在永济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县西部及万荣、临猗、永济三县市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升蒲州置,治永济县(今山
又名蒲昌海。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·西次三经》: 不周之山,“东望泑泽,河水所潜也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注于泑泽,即经所谓蒲昌海也。”即“蒲昌海”。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
即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二十四里罝口。《宋史·吴曦传》: 开禧二年 (1206),“金遂陷大散关,曦退屯罝口……金遣吴端持诏书、金印至罝口,封曦蜀王,曦密受之”。即此。
亦作骆马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英金河及其上游阴河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松山县 “有落马河”。乾隆 《热河志》 卷70引 《元一统志》: 落马河“在松州 (今赤峰市西南城子乡古城) 北八十里。发源州界锣
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置,属开封府。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隅。北宋景德三年(1006)改置于古汴河北。后废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年)置,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。北宋景德三年(1006年)改置于古汴河北。
即今湖南桂东县南二十里寨前乡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)于此置桂东县。
又名法轮场。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:四眼桥“在州西一百四十里。又名法轮场。连仁寿界。人烟稠密,后有巨涧, 出阳陵山,下流经龙水废县,委曲数十里,至球溪小三江口,与龙结
北周武城元年 (559) 改峣关置,属蓝田县。在今陕西蓝田县城侧。建德二年 (573) 改为蓝田关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移峣关于青泥故城(今陕西蓝田县)侧,改名青泥关。故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城附近。
又作斜谷。褒斜道之斜谷段。在今陕西眉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 刘焉传》: 刘焉据益州,“任(张)鲁以为督义司马,分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,断绝斜谷”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诸葛亮传》: 建兴六年 (
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临洮府:东冈坡“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,获褚亮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