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城

白城
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云州堡:白城在“堡东北百里。金世宗雍纳凉之所也,又章宗璟生于此”。

②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二十里白城乡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54:咸平六年(1003),定州副部署王继忠与契丹战于康村,“旁西山而北,至白城,陷于敌”。即此。

③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四里。土人谓之败城。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。今遗址尚存。

④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帝起兵向建康,使王茂斜趣白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平元年(556),齐兵进及倪塘,“霸先拒嗣徽于白城”。皆即此。

⑤一名白公城。即春秋楚白邑。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径白城南,楚白公胜之邑也。东北去白亭一十里。”

⑥在今云南玉溪市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新兴州普舍县:普具龙、普札龙“二城之西有白城,汉人所筑。二酋屡争其地,莫能定”。


即“契吴城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夫关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附近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州杨氏,镇雄兵王嘉猷“扬声捣大水田,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,直抵马坎”, 即此。在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州

  • 莋都县

    即筰都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: 元鼎六年 (前111),以 “莋都为沈黎郡”。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列传》: “莋都夷者,武帝所开,以为莋都县。”古县名。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

  • 伏流县

    隋开皇初改南陆浑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伏流城(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)。大业初改为陆浑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以南陆浑县改名,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属伊州。大业初改为陆浑县。

  • 三江口关

    在今湖南澧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澧州:三江口关在“州西北二十里。……皆昔时置戍屯兵之所”。

  • 万户谷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归州镇西。《宋史·孟拱传》:南宋嘉熙三年(1239),蒙古兵欲大举临江,孟拱分兵防守,“遣于德兴增兵守归州隘口万户谷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。为军事要隘。南宋嘉熙三年(

  • 阿速江卫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后废。

  • 义诚县

    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羁縻可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
  • 神鸟县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为凉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与姑臧同城分治,神鸟理西,姑臧理东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总章元年 (668) 复置,改名武威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神鸟县。广德元

  • 宁条梁镇

    即今陕西靖边县西宁条梁镇。清乾隆二十年(1355)于此设巡司驻守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靖边县西部。面积28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宁条梁,人口 1520。昔村地处一条长满柠条的平梁上得

  • 挂甲口

    在今山东庆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庆云县 “板达营” 条下: 挂甲口,“相传韩信下齐,道出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