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塉
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。《梁书·胡僧祐传》:大宝二年(551),侯景围巴陵,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,“至杨浦,(侯)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,据白塉,遥以待之”。
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围攻巴陵,湘东王萧绎将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军赴援,“僧祐至湘浦,景遣任约帅锐卒五千据白塉以待之”,即此。
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。《梁书·胡僧祐传》:大宝二年(551),侯景围巴陵,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,“至杨浦,(侯)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,据白塉,遥以待之”。
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围攻巴陵,湘东王萧绎将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军赴援,“僧祐至湘浦,景遣任约帅锐卒五千据白塉以待之”,即此。
亦作牛腹渡。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北七十里牛佛镇。为沱江水路交通要道,是富顺县大镇之一。《清史稿·胡中和传》:咸丰十一年(1861),“(李)永和窜踞富顺牛腹渡,两岸筑坚垒,背而阵”,与清军激战。
在今安徽石台县,秋浦河上游。《寰宇记》卷105石埭县:石埭水“在县西一百七十里。源从栎山东北流,三里至管口合流入石埭乡,与大洪岭水合流。其水从石埭下流过,往来舟船至此,并载拽船于埭上过”。
①在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东南四十三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3盐官县: 金牛山,“ 《舆地志》 云: 昔吴、楚之间,金牛出毗陵,奔来此山而没,因名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金牛山“高三百丈,
①即今山东金乡县南兴隆乡。清同治《金乡县志》卷2:兴隆集在“城南二十五里”。②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十四里兴隆乡。清乾隆《祥符县志》卷6:有兴隆集。③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四里兴隆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
在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黄崖山。清咸丰十一年 (1861) 太谷学派学者、江苏仪征人张积中为避兵乱而来此筑寨讲学,逃难入山者有八千余户。同治五年 (1866) 山寨被清军攻破,全寨数千民众被杀。
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灌阳县:小河源水在“县东北五十里。县东又有钟山水, 自湖广道州流入境,注于灌水”。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汉置,在今陕西洋县东八十五里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王平传》: 蜀汉延熙七年 (244),曹爽侵汉中,王平议先遣军据兴势,“若贼分向黄金,平率千人下自临之”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有黄金戍傍山依峭,险折七里
南齐置,属齐宁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、横县二县南境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电白县:五蓝河在“县东三十里。源出山涧中,南流入海。有官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