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水江

白水江

①即今四川广元市西之白龙江,为嘉陵江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甸氐道:“白水出徼外,东至葭明入汉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白水西北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山。……东南于吐费城南,东南流注汉水。”《元史·宪宗纪》:八年(1258),“帝渡嘉陵江,至白水江,命(汪)田哥造浮桥以济”。即此。

②又称白江、八匡河。在今云南镇雄县西北。元代以来称白水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镇雄府:“又西有白水,亦曰八匡河。源出乌撒界,流经此,境内诸川俱流入焉,下流至叙州府入大江。”

③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永宁州慕役司:白水江在“司(治今花江镇)西北三十里驿道侧。自安庄卫西南流经此。……《志》云,白水河自高崖下注,长数十丈,飞沫如雨,凡二三里,瀑布之大者,无逾于此。其下流注于盘江”。

④即故道水。经陕西略阳县北白水江镇为白水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略阳县:“又西有白水江。”即此水。


曾名文县河。白龙江支流。在四川省北部与甘肃省南部。北源黑河出四川省九寨沟县喇嘛岭,与南源白河汇合后始称白水江,流经甘肃省文县,于碧口注入白龙江。长287千米,流域面积 8316 平方千米。支流有马连河、马峪河等。夏多滑坡及泥石流。森林、水力资源丰富。有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等珍稀动物,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被列入国际“人与生物圈”自然保护区网。参见“羌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津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九年 (626) 又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鄃县置,属贝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夏津

  • 上黄溪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:“上黄溪在司(今洪州镇)东南。源出洒洞山,东北流入通道县界,会洪州江入于渠阳江。”

  • 南沙军营

    在今广东海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海丰县: 南沙军营 “在县南。相近有大德港,海寇出没处也”。

  • 小平津

    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东汉中平元年(184)为镇压黄巾起义,在津上置关戍守,为八关之一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中平六年(189),袁绍大诛宦官,“张让、段珪等困迫,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(洛

  • 魁玛屯

    亦作葵马、奎密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波卡洛夫卡附近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葵马河口有 “葵马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

  • 山头镇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山头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博山县东南有山头集。民国《续修博山县志》卷2《乡镇》作山头镇。(1)在安徽省泗县东北部。面积122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地山

  • 天德军

    唐乾元中改大(天)安军置,属丰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拉奔古城。后徙西南三里之永济(清)栅。再移治西北一百八十里西受降城(今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北岸)。元和八年(813)西受

  • 乐游山

    即碣石山。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十里仙台山娘娘顶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太安四年(458)二月,“丙子,登碣石山,观沧海,大飨群臣于山下,班赏进爵各有差。改碣石山为乐游山,筑坛记行于海滨”。即此。

  • 榆林窟

    又名万佛峡。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一百五十里踏实乡境内榆林河谷两岸。始建于北魏,其后历代都有兴建。现存石窟四十一个,东岸三十个,西岸十一个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又称万佛峡。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

  • 吕梁镇

    金改吕梁洪镇置,属彭城县。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