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腊桥

白腊桥
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衡州府衡阳县“分水冈”条下:“又府东有黄巢岭。崇祯十一年,临武、蓝山群贼攻衡阳, 自焦源河联舟蔽江,踞黄巢岭,官军击破之。又追败之于白腊桥。……白腊桥在府南三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余县

    ①唐渤海国置,为扶余府扶州治。治所即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。辽改为通远县。②辽世宗时置,为怀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扶余县:“本龙泉府。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

  • 扶苏城

    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商水县:扶苏城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史记》云:‘陈涉起兵, 自称公子扶苏,从人望也。’盖涉筑此城”。今陕西省绥德县城的别称。唐韦庄《绥州作》诗有“扶苏城上月如钩”句

  • 东阁

    在今四川崇州市。唐杜甫《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见寄》诗云:“东阁官梅动诗兴,还如何逊在扬州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52崇庆府有“东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“东阁在简州。”

  • 关垭

   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四十里。旧为秦、楚分界处。清嘉庆初曾有总兵驻防。

  • 望水县

    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为南龙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。贞观十一年(637) 为钩州治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大古城。南诏时废。

  • 蜀州

    ①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汶州置,治所在广阳县 (今四川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地。六年 (586) 改为会州。②唐垂拱二年 (686) 析益州置,治所在晋原县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

  • 大甫县

    元至正中置,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。属中庆路。寻废。

  • 宜阳郡

    ①北魏孝昌初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宜阳县(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)。东魏天平初为阳州治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为熊州治,移治今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隋开皇初废,义宁二年 (618)复置,唐武德

  • 分枝岭

    一名大关岭。即今福建尤溪县南大官岭。《寰宇记》卷100南剑州尤溪县:分枝岭,“按《县图》云,南至泉州德化县尤岭为界,岭上有分枝树,其树一枝向南,一枝向北, 以树枝分二州之界”,故名。

  • 绰拉剔噶珊

    清初于者帖列山卫置,属宁古塔将军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口东北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黑龙江下游有 “绰拉剔噶珊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同江南岸,东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