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隔隘
在今福建永春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“白隔隘在县东北三十里,路出仙游。”
在今福建永春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“白隔隘在县东北三十里,路出仙游。”
又名景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“景山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高八里。旧有二名: 南曰明山,北曰阴山。《郡志》: 山北为鹿儿岭,滦阳驿置于此。岭东为三屯镇城。嘉靖初,帅臣马永建
即今广东江门市。旧属新会县,清设江门汛。乾隆十九年(1754)移县丞驻此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始辟为对外通商口岸。1931年新会县移治江门。1949年12月设江门市。即今广东省江门市。清设有水师千
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改置青山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青山长官司。
明置,属祁阳县。在今湖南祁阳县北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祁阳县: “北有祁山,上有黄罴镇。”
在今湖北鄂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县: “烂泥铺在县西。正德中,‘贼’ 刘六等聚乱处。”
元至元十八年 (1281) 置,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(罗星场)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,即长兴港自合溪至画溪的一段江道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: 罨画溪 “在长兴县西八里。花时游人竞集,溪畔有罨画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长兴县: 罨画溪 “一名西溪。县西北诸山之水,汇流为
①十六国前凉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。辖境约当今甘肃永登县地。东晋太元二十年(395)后凉吕光封秃髪乌孤为广武郡公。隆安元年(397)南凉秃发乌孤建都于此(后徙都乐安)。北魏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
北宋置。属长寿县。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
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碣石之山 “又北,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, 无草木”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雁门山 “雁出其门, 在高柳北, 高柳在代中, 其山重峦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