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马城

白马城

①三国吴筑,为沿江戍守要隘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;一说在今燕子矶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0“白马城”条引《金陵故事》云:“吴时沿江烽火台二所,一在石城左, 一在白马城。”

②北魏置,即今山西临汾市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又南径白马城西,魏刑白马而筑之,故世谓之白马城。今平阳郡治。”北魏、唐晋州皆治此。

③在今甘肃成县西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东晋太和二年(367),羌敛岐叛坚,坚遣南安太守邵羌讨敛岐于略阳,“敛岐奔白马”。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于此置白马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成县:白马城“本白马氐羌所居, 因置城于此”。

④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。亦曰白马戍。即汉阳平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……东对白马城。一名阳平关。浕水南流入沔,谓之浕口。其城西带浕水,南面沔川,城侧二水之交,故亦曰浕口城矣。”


(1)北魏置,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。为平阳郡治所。此后历代为府、州、郡治所。(2)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燕子矶附近。三国吴筑,为沿江戍守要隘,并筑烽火台于此。(3)又称浕口城、阳平关、阳安关。在今陕西省勉县(菜园子)西老沔县、白马河入汉水处。为汉中盆地西边门户,川、陕交通要道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攻汉中,张鲁使其弟卫守此;二十三年刘备取汉中,驻军于此。南朝宋、北魏曾设华阳郡治此。隋开皇中改置白马关,后又改名百牢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尤凤站

    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。明废。

  • 青岘岭

   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六十里,接安徽广德县界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 “金沙泉”条: “按茶产于邑界……生凤亭山伏翼阁,飞云、曲水二寺,青岘、啄木二岭者,与寿州同。”

  • 松江中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置,属金山卫。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。清康熙十七年 (1678)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,治今上海市松江区。属金山卫。清废。

  • 巩昌路

    元初改巩昌府置,属陕西行省。治所在陇西县(今甘肃陇西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漳县、通渭、武山,甘谷等县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为巩昌府。元初改巩昌府置,治陇西县(今属甘肃)。为巩昌都总帅府治。辖

  • 邵阳洲

   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三十八里淮河中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建武二年(495),魏主宏攻钟离不拔,“乃分军据邵阳州,栅断水路,夹筑二城。右卫将军萧坦之遣军主裴叔业攻二城,拔之”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天监六年(

  • 桃渚寨

   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桃渚乡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 桃渚寨 “在临海县东一百里,海门卫东北五十里”。见“桃渚城”。

  • 钧水

    一作均水。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。古水名。又称均水。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。

  • 大河口镇

    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大河口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六合县图:东南有大河口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六合县:“划子口、大河口俱滨江。”

  • 彻当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格垒

   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格垒咀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 格垒在 “县南十二里冈上。《旧志》:冈东临汉水。汉末刘表将李氏甚富,有奴仆数百,立垒保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