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皇泽寺

皇泽寺

在今四川广元市区西嘉陵江西岸乌龙山麓。旧名乌奴寺,亦称川主庙。因武则天出生于广元,后人改名皇泽寺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8利州: 皇泽寺 “有唐武后真容殿。按: 武士彠为利州都督,生皇后于此”。《名胜志》 称: “即今之临清门川主庙。”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则天顺圣皇后庙 “在州西告成门外。旧碑云: 其母感溉龙而生后,庙旧号则天金轮皇帝庙。嘉定乙亥运使曹彦约谓理有未安,乃改曰则天顺圣皇后庙”。据传旧名乌奴寺、川主庙,始建于南北朝时代。在唐以后改建为皇泽寺,为祭祀武则天之寺庙。寺出土有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二年 (959)《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》 石碑可证。今寺为清代建筑,主要建筑除则天殿外,有小佛楼、小南海、五佛亭、吕祖阁。有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时摩岩造像六窟,一千二百零三躯,宋、明、清时人题记、碑刻三十四处。大佛楼处石窟佛高5.1米。殿门有郭沫若书写 《广元皇泽寺》 石碑及对联,殿内有则天石雕像,陈列有1963年宋庆龄题词 “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,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尖山

    ①即今辽宁义县西南东尖山子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0《脑毛大列传》:丙戌年(1586)四月,脑毛大以“三千骑从大胜堡大尖山走”欲入寇。即此。②在今安徽太湖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太湖县:大尖山“在县北九

  • 即东县

   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即墨县东部析置,治汤上村(在今山东即墨市东)。1949年迁治店集(今即墨市东北店集镇)。1956年撤销,并入即墨、海阳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即墨县青烟公

  • 十八省

    清初对长城以南的明代故土仍沿明制分为十五省,改其中的北直隶为直隶省,南直隶为江南省。康熙初分陕西为陕西、甘肃两省,湖广为湖北、湖南两省,江南为江苏、安徽两省,共为十八省(边疆地区由将军、都统、参赞大臣

  • 兴隆寺

    又称南大庙。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之西南。旧址为唐渤海国时期寺庙,渤海政权灭亡后,寺毁,但大石佛犹存,故称石佛寺。清康熙初重建,称为兴隆寺。咸丰十一年再次重建。有院落三重,规模宏敞。今存马殿、关帝

  • 石盘铺

    明置,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四十里石盘镇。道通成都。明诗人杨慎经此,写有《石盘铺》诗。

  • 慈溪江

    即姚江流经原慈溪县南部之河段,在今浙江余姚市东部和宁波市西部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4: 慈溪江 “源于绍兴余姚之太平山,至丈亭而分:一贯邑中,一环邑前,其西诸山之水,未至县五里汇于彭山堰,有斗门以泄

  • 分界山

   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分界山“在溧阳县西北八十里。溧水、溧阳两县分界此山之颠”。

  • 汴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汴州。治所在汴城(即下蔡县,在今安徽凤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。北魏属谯州。北齐废。

  • 小松水

    在今山西昔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乐平县:“小松水在县南。发源松子岭,东北流入于沾水。”

  • 益津县

    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置,为霸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。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 废,至元二年 (1265) 复置。明洪武初废入霸州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