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盘山

盘山

①又名田盘山、盘龙山、东五台山、四正山。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盘山水 “出 (盘) 山 上,其山峻险,人迹罕交”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15引 《盘山志》 称: “魏田畴隐居于此,故名田盘山。” 又引释智朴 《四正山居志》: “盘山 一名东五台。自来峰,北台也。先师台,南台也。紫盖峰,中台也。九华峰,东台也。午剑台,西台也。晾甲石为下盘,古中盘为中盘,云罩寺为上盘。上盘之胜以松,中盘以石,下盘以水。”

②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与台州市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太平县: 盘山 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以山岭盘屈而名”。

③在今浙江兰溪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兰溪县: 盘山在 “县北五十里。顶平如盘,四围垒石如城,相传昔人避兵处”。


又称田盘山、徐无山、四正山、盘龙山。《日下旧闻考》:“魏田畴居于此,故名田盘山。今不曰田盘而曰盘山者,亦犹匡庐之谓庐山也。”在天津市蓟县城西北12千米。燕山余脉。平均海拔500米,主峰挂月峰,海拔864米,有挂月、紫盖、自来、九华、舞剑五峰环峙。唐代曾称其为东五台。自然风光垂直分布,有“三盘之胜”。上盘松胜,中盘石胜,下盘水(泉)胜。自汉末至清乾隆年间山上曾建有72寺观、13宝塔,还有乾隆建静寄山庄行宫。旧称“京东第一山”。现存天成寺、盘谷寺、千象寺、万松寺等。山上有冀东游击队抗日斗争遗址,山麓有盘山烈士陵园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州蛮夷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古州八万洞长官司置,属湖广辰州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西北罗里乡。寻改属靖州卫。后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,属贵州卫。后改属黎州府。清雍正七年(1729)改置古州厅。

  • 尧河

    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怀庆府河内县:尧河“一名尧池水。……在府城北出太行谷中,资以灌溉,甚为民利,东南流入沁”。

  • 兴唐府

    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升魏州置,治兴唐、贵乡二县(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)改名广晋府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,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,升魏州置兴唐府,治兴唐、广晋二县(在今

  • 柳杨铺

    清置,在今四川康定县东三十里。乾隆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头道水至柳杨,“一路柳阴密箐,沿沟十五里过沈坑,十五里抵打箭炉”。

  • 曾文溪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南。源于嘉义县东阿里山脉的水山西坡,西南流至台南县与台南市界,至青草仑西南入海。吴新荣 《台南县志》 卷1载: 曾文溪 “荷兰人写为Zant River,Zant即 Zand(砂),或

  • 小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。

  • 思答笼剌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思答笼剌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、《增续源流》 等藏文史籍载,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乌思地区 (前藏) 六个万

  • 西兰州

    元置,属庆远南丹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广西凤山县境。明洪武初废入东兰州。

  • 赤鼓溪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海坛 (壇) 山

    一作海澶山,又名东岚山。即今福建平潭县海坛岛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4福州府 《山川》:海坛山 “在福清县东南,海上远望如坛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福清县: 海坛山 “上多云气,亦名东岚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