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公山
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耒阳县 “马阜山” 条下: 相公山 “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兵于此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耒阳县 “马阜山” 条下: 相公山 “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兵于此,因名”。
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刁翎镇。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刁翎县。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北部。面积673.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刁翎村,人口2810。清末为依兰府刁翎区,1927年改第五区,
北宋置,属通泉县。在今四川射洪县东万富乡竹筠山村街子坝。
孔子故里。在今山东曲阜市城内阙里街。因其地春秋时有两石阙,故名阙里。后建为孔庙。《汉书·梅福传》: “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。” 师古注:“阙里,孔子旧里也。” 《孔子家语》 称: “孔子始教学于阙里。”
唐南诏置,属剑川节度。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。宋大理废。即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。南诏属剑川节度使。
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陵水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6万安军: 陵柟水,“ 《寰宇记》云,在陵水县东北十五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陵柟水 “在陵水县东北一十五里,又名陵栅水”。《清一统志
指今四川乐山市。《晋书·李势载记》: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,“大司马桓温率水军伐势。温次青衣,势大发军距守”。宋郭允蹈 《蜀鉴》: “青衣,今嘉州。”见“葵青区”。
唐建。在今江西萍乡市北七十里杨岐山下。北宋时,禅宗高僧方会在此创立杨岐宗,为禅宗下临济宗的一派。
战国秦置,治所在临湘县(今湖南长沙市)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 载:“轸为车,主风。其旁有一小星,曰长沙。”《方舆胜览》卷23:长沙“郡以长沙星得名”。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、南部和广西全州、广东连县、阳山等地
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阿拉克湖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“柴达木河出河源北托逊淖尔,西流至西拉珠尔格塔拉,阿拉克淖尔水东来入之。”
即今山东五莲县西北四十里管仲镇。旧属莒州。清嘉庆 《莒州志》 卷3有管帅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