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州

睢州

①南朝梁大通元年 (527) 置,治所在顿丘竹邑城 (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市北部、濉溪、萧县以及江苏沛县等地。东魏武定五年 (547) 改为南济阴郡。北齐复为睢州,移治取虑县 (今灵璧县东)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

②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改潼州置,治所在取虑城 (今安徽灵璧县东北七十里高楼乡潼郡村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宿州、泗县、固镇、灵璧等市县地。北齐移治竹邑县 (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)。后废。

③金天德三年 (1151) 改拱州置,治所在襄邑县 (今河南睢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睢县、民权、柘城等县地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初省襄邑县入州。十年 (1377) 降为睢县,十三年 (1380) 复为睢州,属开封府,嘉靖中属归德府。1913年改为睢县。


(1)南朝梁大通时置,治顿丘县竹邑城(今安徽宿州市北符离镇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宿州市北部、濉溪、萧县及江苏省沛县等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(2)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拱州置,治襄邑县(今河南睢县)。属南京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睢县、柘城、民权等县地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初废襄邑县入州,属开封府,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改属归德府。1913年改为睢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水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松滋县。即今湖北枝城市东南枝城镇。②北宋置,属小溪县。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3遂宁府:伞子山“在小溪县白水镇……环山之民,素以植蔗凝霜为业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白

  • 克明镇

    金置,属临泉县。即今山西临县西北克虎寨镇。元废。

  • 哈喇卜兰河

   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哈喇卜兰河 “在撒马儿罕城东,河浅阔而北流”。

  • 闾阳驿

    明置,属广宁卫。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2“驿传”: 闾阳驿在 “广宁城南五十里,千户潘英重修”。清高士奇 《扈从东巡日录》 卷上: 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

  • 乐都城

    一作落都城。即今青海乐都县。十六国后凉吕光置乐都郡,南凉太初三年(399)秃发乌孤自西平迁都于此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,径乐都城南。”在今青海省乐都县。十六国前凉筑。后凉吕光置乐都郡。公元39

  • 牱阴县

   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境。《宋史·熊本传》: 熙宁六年(1073),“独牱阴一酋不至。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,发黔南义军强弩,遣大将王宣、贾昌言率以进讨。贼悉力旅拒,败

  • 杨林浦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天成三年(928),“吴右雄武军使苗璘、静江统军王彦章将水军万人攻楚岳州,至君山,楚王殷遣右丞相许德勋将战舰千艘御之……乃潜军角子湖,使王环夜帅战舰三百屯阳林浦,

  • 怀化郡

    西魏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长江县(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长江坝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蓬溪、潼南等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
  • 雄石镇

    唐武德八年 (625) 置,即今江西贵溪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贵溪县: 雄石镇 “有巨石雄踞溪浒,因名。俗呼阵石。《志》 云,镇在唐末为江闽要冲,常置镇遏使于此宿兵守卫。五代时杨氏、李氏相仍置

  • 南昌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白州置,治所在博白县 (今广西博白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白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白州置,治博白县(今广西博白县)。辖境同白